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遁害的意思、遁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遁害的解释

避开祸害。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既衔利之情近,又遁害之无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遁害"一词在现代权威汉语词典中并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中"遁"与"害"的本义及文献用例进行解析。以下是基于权威典籍的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遁"的本义

    指逃避、隐匿。《说文解字》释为"遁,迁也",引申为退避、隐藏。如《周易·遁卦》:"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周易》卦象以"遁"喻避世)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2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

    参考链接:www.hanyudazidian.cn(需订阅访问)

  2. "害"的本义

    指祸患、损伤。《说文解字》:"害,伤也。"《尚书·大禹谟》:"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孔传:"害,伤也。")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参考链接:www.cishu.com.cn


二、"遁害"的复合含义

"遁害"为动宾结构,意为逃避灾祸或避开损害,属古汉语中的临时组合用法,多见于典籍注疏或特定语境。


三、文献中的相关表述

  1. 哲学思想中的"遁害"

    道家主张"遁世无闷"(《周易·乾卦》),通过避世远离灾害;《庄子·刻意》言"遁天之刑",强调顺应自然以避免人为伤害。

    来源:《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

  2. 历史语境的应用

    古代史书常用"遁逃""避害"等表述,如《后汉书·逸民传》载隐士"遁害以全其道",指通过隐居躲避政治迫害。

    来源:《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四、现代使用建议

"遁害"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中已罕用,需替换为"避祸""避险"等白话词汇。研究古文献时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动态语义。

权威参考整合:

网络扩展解释

“遁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ùn hài,其核心含义为避开祸害,强调通过逃避或躲避来避免危险或灾祸。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遁害”由“遁”(逃避、隐藏)和“害”(危害、祸患)组成,字面意义是“逃避危害”。它常用于描述主动避开不利处境或潜在威胁的行为。

2.词语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翡翠赋》:“既衔利之情近,又遁害之无由。” 此句通过“遁害”表达翡翠鸟虽亲近利益,却无法逃避灾祸的无奈。

3.使用场景

4.相关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造句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览...

摆递白面儒冠辩博兵级冰丝絃儳道唱拜创例出乘出捐村箫社鼓带好儿呆滞诞载放想反狱丰上锐下改修广壄管着鬼诛俭谨解褐洁素积恋籍帐拘捕坑灰未冷賫奉料桶历历邻境鸾几码口缅远磨折纳宝鸟吓泥工平成强学前资官钦贵钦味企伫鹊画沙拉上备山桂绳床瓦灶师太输辇桃李月外亲内疏渭河洧渊缃奁香物祥刑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