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锅釜之类烧煮东西的器具。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俚子弓长数尺,箭长尺餘,以燋铜为鏑,涂毒药於鏑锋,中人即死……燋铜者,故烧器。其长老唯别燋铜声,以物杵之,徐听其声,得燋毒者,便凿取以为箭鏑。”《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兰成 ﹞距 君相 营五十里,见其抄者负担向营, 兰成 亦与其徒负担蔬米、烧器,诈为抄者,择空而行听察,得其号及主将姓名。” 胡三省 注:“烧器,锅釜之属。”
(2).用火烧热器皿。
烧器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指用于焚烧物品的容器或工具,多指古代祭祀、冶炼等场景中焚烧祭品、燃料的器皿。
来源: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焚烧用具”,引《周礼·秋官·司烜氏》中“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的记载,提及祭祀时需用特定器具处理火种。
现代汉语中特指化学实验室中耐高温的加热容器,如烧杯、烧瓶等。需具备抗热震性,常用于溶液煮沸、蒸发等操作。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其专业属性,定义为“化学实验用的加热器具”,并强调材质需为硼硅酸盐玻璃或陶瓷。
古籍例证:
清代《天工开物·陶埏》载:“白瓷烧器,必用瓷泥作骨”,印证其作为高温烧制容器的传统用途。
参考资料:
“烧器”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传统汉语解释和现代工业术语两类:
煮食用具
指锅、釜等用于烧煮食物的器具。该义项最早见于晋代张华《博物志》,描述俚族用烧器冶炼毒箭镞的过程。《资治通鉴》中也提到“烧器”为军中炊具。
加热器皿的动作
指用火烧热容器的行为,如通过加热使器皿达到特定温度。此用法多出现在古籍中,现代较少使用。
在工业领域,“烧器”可理解为“燃烧器”(Combustor),是一种将燃料与空气混合燃烧的设备。
若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或技术参数,可参考《博物志》《资治通鉴》等古籍,或查询工业燃烧器标准文档。
宝绶贬绝逼占颤颤巍巍痴人说梦充栋盈车臭皮囊踹知错置蹙绳单刀赴会驔骖鼎铛有耳地上天官睇视对时方响矾书泛灧宫黄官黄孩稚鹤发鸡皮亨泰荷襁辉华昏澄澄笺牍饥不择食积灰晶印磕膝头子烈直历堦漏迹没死迷涂知反没收柰花内陆湖寝食緧缩取别戎副软枣三面角山瓶省拜食不重味视若儿戏师学殊众颂语素飙贪染彤丹同犯玩月诬辞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