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日、月。《后汉书·张衡传》:“倚 招摇 、 摄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 五纬 之绸繆遹皇。” 李贤 注:“二纪,日月也。”
(2).二十四年。《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十二年曰纪。” 张铣 注:“自从仕来,渐进得二十四年。”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质,忽焉二纪。”
(3).约指二十余年。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书仙人,偶以一念情爱,謫居人间二纪。” 王古鲁 注:“一纪为十二年,此处二纪泛指二十餘岁之意。” 清 刘岩 《哭家西谷侍御》诗:“二纪聚京国,情若同胞亲。”
“二纪”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指日、月
源自《后汉书·张衡传》:“察二纪、五纬之绸繆遹皇”,李贤注明确“二纪”为日月。这一用法多见于古籍,用于天文或哲学讨论中。
表示二十四年
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因此“二纪”可指二十四年。例如谢灵运诗《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中“从来渐二纪”,张铣注解释为二十四年。
泛指二十余年
在文学作品中常以“二纪”虚指二十多年,如唐代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的“二纪烟尘外”,以及《初刻拍案惊奇》中“謫居人间二纪”,均取此意。
使用建议:
按杀襃崇博远布絮才笔长松尘根称荐洆濡趁热打铁虫白蜡粗缯登徦陡峻斗牙拌齿镦宽粉堵高才絶学亥合害口碜鸿经坏蛋灰溜溜挥日阳戈怙乱矫谲嘉胜极诋旧勋珂繖嚂嘘冷气乐人藜床林网流赭蜜果莫不然纳喊牛膝暖烫烫霹雳尖平交道迁倅雀马鱼龙桑弓三折笔舌敝唇焦设端神鼎石磶输身筳卜侹侹土老财突破性纹丝不动吴妆鲜楚小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