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紀的意思、二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紀的解釋

(1).謂日、月。《後漢書·張衡傳》:“倚 招搖 、 攝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紀、 五緯 之綢繆遹皇。” 李賢 注:“二紀,日月也。”

(2).二十四年。《文選·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從來漸二紀,始得傍歸路。” 李善 注引 孔安國 《尚書傳》:“十二年曰紀。” 張銑 注:“自從仕來,漸進得二十四年。” 南朝 梁 任昉 《為範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質,忽焉二紀。”

(3).約指二十餘年。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還宮》詩:“二紀煙塵外,凄涼轉戰歸。”《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書仙人,偶以一念情愛,謫居人間二紀。” 王古魯 注:“一紀為十二年,此處二紀泛指二十餘歲之意。” 清 劉岩 《哭家西谷侍禦》詩:“二紀聚京國,情若同胞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二紀"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特定時間計量意義的詞彙,主要源于古代天文曆法與紀年體系。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 基本含義 "二紀"指二十四年。其核心依據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幹支紀年法。

二、 其他含義與用法

  1. 指兩個地支循環:地支共有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環一周為十二年(一紀)。"二紀"則意味着地支循環了整整兩周,共二十四年。
  2. 泛指較長的時間段: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二紀"有時也用來泛指一段相當長的歲月,并不嚴格精确到24年,而是強調時間流逝之久遠。例如,白居易詩中"悠悠一别已二紀",主要表達離别時間漫長。
  3. 古代另一種紀年單位(較少用):在更早期的文獻或特定天文語境中,也存在以三十年為一紀的說法(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此時"二紀"指六十年。但此用法遠不如"一紀十二年"通行。

三、 現代理解與運用 在現代漢語中,"二紀"主要作為曆史或文學性詞彙出現,用于描述古代的時間跨度或用于具有古典韻味的表達中,其核心含義仍是指二十四年。

參考資料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二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1. 指日、月
    源自《後漢書·張衡傳》:“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李賢注明确“二紀”為日月。這一用法多見于古籍,用于天文或哲學讨論中。

  2. 表示二十四年
    古代以十二年為一紀,因此“二紀”可指二十四年。例如謝靈運詩《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中“從來漸二紀”,張銑注解釋為二十四年。

  3. 泛指二十餘年
    在文學作品中常以“二紀”虛指二十多年,如唐代李敬方《太和公主還宮》的“二紀煙塵外”,以及《初刻拍案驚奇》中“謫居人間二紀”,均取此意。


使用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薄遊八字胡不學面牆猜虞刹手鐧乘法表承流呈納抽秘騁妍綢缪牖戶春化出氣洞雕蚶镂蛤反掖扶贊攻心為上搆讦乖邪官紗股肱之力孤舟嗥叫好學不倦煇煥輝烈胡擄忙亂活國谫僿基礎寖寖禁勸晉豎刻霧裁風來乃領頭六英戮身棉線墨版前将軍牽子起本凄涼榮彈鋭角三春瑟瑟塵侍燕霜序順天遊湯殿慝怨頹氓畏卻武陵灘無原蝦蟇子銜寃逍遙物外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