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杜仲的意思、杜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杜仲的解释

[eucommia] 一种很耐寒的中国乔木,在外形上类似榆树,花绿白色。树皮和叶子提取的胶有绝缘性,用来包裹电线。树皮可入药

详细解释

落叶乔木。叶互生,长椭圆状卵形。春季开花,果实长椭圆状。树皮、叶子和果实可提取具有绝缘性的杜仲胶,树皮可入药。又名思仲、思仙、木棉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杜仲》:“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 清 曹寅 《<思仲轩诗>序》:“思仲,杜仲也,俗呼为檰芽,可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杜仲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明确植物学与药学双重含义的名词,指代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学名:Eucommia ulmoides)及其干燥树皮。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杜仲”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其名称源于古代医药学家杜仲首次发现并应用其药用价值。该植物树皮呈灰褐色,折断时可见银白色胶丝,故民间也称“扯丝皮”或“玉丝皮”。

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杜仲被定义为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杜仲性味甘温,归肝、肾经,主治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活性成分杜仲胶、绿原酸等具有调节血压、抗炎及抗氧化作用。

古籍文献如《本草纲目》特别强调杜仲“久服轻身耐老”的特性,印证了其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本草》电子版进一步指出,杜仲的采集需遵循“环剥再生”技术,以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

网络扩展解释

杜仲是一种兼具药用和经济价值的植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是杜仲科杜仲属的落叶乔木,为中国特有树种。其名称源自传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故又称“思仙”“木绵”。

二、植物特征

  1. 形态:树高可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树皮灰褐色,叶片椭圆形,雌雄异株,花绿白色,果实为翅果。
  2. 独特性状:折断树皮、叶或果实时可见银白色丝状胶质(杜仲胶),富有弹性。

三、药用价值

  1.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2. 功效:
    • 补肝肾:治疗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
    • 安胎:改善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 降血压:现代研究证实其调节血压作用。
  3. 用法用量:干燥树皮入药,常用量6-10克。

四、经济与工业用途

杜仲胶具有绝缘性,可用于包裹电线、制作抗腐蚀材料。其叶、花、籽也含胶质,是橡胶和树脂的重要来源。

五、历史与文化

传说古代纤夫杜仲为解工友病痛寻药,最终化身此树,故以人名命名。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被列为上品药材。


提示:如需了解杜仲伪品鉴别或具体药方,可参考的高清鉴定图及中医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熬锅八脉半导体三极管卑辞厚礼兵马司猜妒餐芝吹毛剑打把拦道録电钥多骨恶骂飞禽凤雏麟子分剓感深肺腑格限顾身还役何所不为花刚石槐蛾核儿回瞻嘉栗佼佹结款矜赏计无付之絶气孔炽楞伽僧林樊灵桌笼统楼子论理幕客忸忕骈植品从普率迁补弃卷轻财好义清称阮瑀如拾地芥少年老成少亡伸长使人水上四并堂拓张妄口晚炬虾弓子相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