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典史的意思、典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典史的解释

(1).主管官吏。 宋 欧阳修 《河南府重修使院记》:“ 洛 都,天下之仪表,提封万井,隶县十九,王事浩穰,百倍他邑,而典史之局甚陋,不称。”

(2).官名。 元 始置, 明 清 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典史”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1. 官职含义(主要用法)

    • 历史沿革:起源于元朝,明清时期沿袭,是县级行政机构中的低级属官,属于“未入流”(无正式品阶)的佐杂官()。
    • 职责范围:主要负责缉捕盗贼、管理监狱、维护治安等事务。若县内未设县丞或主簿,典史可代行其职()。
    • 地位特点:虽为朝廷任命(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但月俸仅三石米(明代标准),办公场所常较为简陋()。
  2. 典籍与历史的合称(特殊语境)

    • 作为合成词,可指代具有重要价值的史书或文献(如《史记》《资治通鉴》等),也可形容学识渊博之人()。不过此用法较少见,更多出现在文学比喻中。

注意:日常使用或历史研究中,“典史”通常指向官职含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行政职能或明清县衙结构,可参考《明史·职官志》或地方县志(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典史的意思

《典史》是一个汉语词汇,既可以指典籍,也可以指历史。在汉字传统文化中,典籍通常是指重要的经典著作,而历史则是指过去的事件和事实。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典史》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八”和“又”。其中,“八”表示“分八”的意思,而“又”表示“手”的意思。根据部首的组合,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字的基本意义。

《典史》的总笔画数是7,其中“八”的笔画数是2,而“又”的笔画数是4。

来源和繁体

《典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最初,这个词的字形是“典”,它是由“八”和“又”组合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样子,成为“典史”。

在繁体字中,“典史”分别写作“典”和“史”,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典史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不过,由于古代的器物设施不同,道具也有所不同,所以部分字形可能会有轻微的变化。

例句

1. 他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典史大师。

2. 这部典史内容丰富,被誉为古代经典之作。

组词

1. 史书:历史的著作。

2. 典籍:包含各种经典著作的书籍。

3. 典型:代表性的、有代表性的。

近义词

1. 历史: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事实。

2. 典藏:珍贵的著作,精选的文物。

反义词

1. 当代:现在的,当前的。

2. 新史:指当代的历史,比如指当代中国的历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