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风激荡猛烈。
“飘飍”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通常用于形容风势的猛烈激荡。以下是综合相关信息的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飘飍”指风势激荡、猛烈的状态。其中:
使用场景
该词多见于古籍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用于描写自然界的狂风或隐喻动荡激烈的场景。例如:“骤雨初歇,飘飍四起,天地为之变色。”
权威性说明
需注意,该词未被现代常用词典广泛收录(如《新华字典》仅解释“飘”),其释义主要来自古典文献或网络辞书(),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说文解字》等古代字书,或关注古典文学中的用例。
《飘飍》是一个形容词,意为「飘荡飞舞」或「飘忽不定」。
《飘飍》的拆分部首是「风」和「行」,其中「风」的拆分部首是「风」,「行」的拆分部首是「彳」。
《飘飍》共有18画,其中「风」有9画,「行」有9画。
《飘飍》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尚书·周书·秋官策》。后来逐渐流传至现代汉语。
《飘飍》的繁体字为「飄飄」。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飘」字的形状与现代略有不同,更接近「飛」的形状。而「飍」则是一个古代罕见字,字形难以确定。
1. 雪花在寒风中飘飍,美丽而忧伤。
2. 他的思绪在回忆中飘飍,无法定下来。
3. 舞者的长裙飘飍,犹如仙女下凡。
1. 飘扬:形容物体在风中摇摆飘动。
2. 飘渺:形容景象模糊不定,仿佛飘飞而去。
3. 飘忽:形容心思、情绪不定,难以捉摸。
1. 飞舞:形容物体在空中迅速、自由地移动。
2. 飘落:形容物体随风或重力作用从高处向下降落。
3. 飘散:形容物体分散地漂浮在空中或四处散开。
1. 安静:与「飘飍」相对,形容没有动静或静止不动。
2. 固定:与「飘飍」相对,形容物体很稳定,不移动或变动。
3. 牢固:与「飘飍」相对,形容结构坚固,不容易动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