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北朝体的意思、南北朝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北朝体的解释

诗体名,齐梁体的别称。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以时而论,则有建安体、黄初体……齐梁体、南北朝体。”自注:“通 魏 、 周 而言之,与 齐 梁 一也。” 郭绍虞 校释:“则 沧浪 自注‘与齐梁体一也’,当亦同於 齐 梁 格律之体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南北朝体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核心特点与齐梁体一致,属于诗歌格律发展的过渡阶段。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别称
    南北朝体是齐梁体的别称,指南北朝时期(尤其是齐、梁两朝)形成的诗歌形式,注重声律对仗,为唐代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2. 历史文献依据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将其列为以时代划分的诗体之一,并注释:“通魏、周而言之,与齐梁一也。”,说明该体裁涵盖北朝(北魏、北周)与南朝(齐、梁)的诗歌风格,强调格律规范。

  3. 艺术特征
    受永明声律论影响,南北朝体讲究四声八病、对仗工整,内容多偏重辞藻雕琢,题材以宫廷生活、山水景物为主,具有“绮靡”之风。

  4. 与齐梁体的关系
    二者实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郭绍虞在《沧浪诗话校释》中指出,严羽将南北朝体与齐梁体等同,均指向注重格律的诗歌形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南北朝诗歌的演变,可参考《沧浪诗话》原文或汉典、奥数网等来源的扩展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南北朝体的意思

《南北朝体》是一个汉语词汇,它指的是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和风格。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划分为南朝和北朝两个时代的时期,时间跨度约为420年至589年。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的动荡和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艺术风格,即南北朝体。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南北朝体》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三个部首,分别是“人”、“十”和“自”。其中,“人”是四画,表示人物;“十”是二画,表示数量;“自”是六画,表示本身。总笔画数为十二。

来源与繁体

《南北朝体》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明了,它直接根据历史时期得名。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南北两个政权,南朝与北朝之间文化交流频繁,文学艺术也产生了很大变化。繁体字“南北朝體”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南北朝体》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

例句

1. 这篇文章采用了典型的南北朝体风格,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2. 南北朝体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组词

南朝、北朝、南朝文学、北朝文学、南北朝时期

近义词

南北朝风格、南北朝时期风格

反义词

其他时期风格、其他时期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