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辁才的意思、辁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辁才的解释

亦作“ 輇材 ”。小才;浅薄之才。《庄子·外物》:“已而后世輇才讽説之徒,皆惊而相告也。”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輇,量人也。本或作軨。軨,小也。” 陈鼓应 今注:“ 杨树达 説:‘《説文》十四篇上车部云:“輇,蕃车下庳轮也。” 段 注云:“因以为凡庳之称。”輇字义可通。’按‘庳轮’即小轮,故‘輇才’即小才。”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輇才小生,不自量度。” 章炳麟 《程师》:“谁令 平 ( 廖平 )以经术大师屈身为輇材下,纵復受赏,犹之辱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此岂輇才小慧之徒之所能至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辁才(quán cái)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浅薄、平庸的才能,常用于形容学识或能力粗浅不足的人。以下从字源、释义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字源与结构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28页):

    “辁才:浅薄的才能。亦指才能浅薄之人。”

    强调其兼具“才能本身浅薄”与“才能浅薄者”的双重指代。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089页):

    “辁才:小才,浅薄的才能。”

    注明了该词的书面语属性及贬义色彩。


三、经典文献用例

《庄子·外物》(战国·庄周):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

释义:后世那些学识浅薄、喜好道听途说的人,都对此感到震惊并相互传告。

此处以“辁才”批判见识鄙陋、人云亦云者,凸显其贬抑意味。


四、近义与语境提示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广东、广西等辞源修订组. 《辞源(修订本)》[M]. 商务印书馆, 1988.
  3. 庄子. 《庄子》[M]. 中华书局, 2007(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本).

网络扩展解释

“辁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uán cái,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能力低下、才干有限,通常用于形容人才能浅薄或局限于单一领域,带有贬义色彩。该词强调能力的片面性,暗示无法在更广泛的领域有所建树。

二、出处与演变

  1. 古代典籍:最早出自《庄子·外物》:“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 陆德明释文提到“辁”有“量人”或“小”之意,指衡量人才或小才。
  2. 现代用例:鲁迅曾用“辁才小慧之徒”批评某些人目光短浅、缺乏根本性思考。

三、用法与例句

四、相关成语

与“辁才”含义相近的成语包括“八斗之才”“长才短驭”等,但“辁才”更侧重能力的局限性。

五、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细节,可参考《庄子》原文或鲁迅相关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霭腾腾编柳裨贩策子谶瑞蠢殷畜置撮口呼猝迫代谢当昔恶支煞法镜燔丧风貌负贰箇辈瓜緜榖皮纸荷裳亨彪恒姿和诱遑扰虺皮嚄唶激辞解駮旧曲极问葰楙开司米滥骂辣生生蜡台漓江陵衡躏轹李天下流泝龙闉闽江秘邃怕不待泼风浅拙且食蛤蜊庆节栖山七市三论宗舍短取长俗馔外利婉转违意温带诬害舞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