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纳拜的意思、纳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纳拜的解释

低头拜见。纳,用同“ 捺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前辈遇通家子弟初见请纳拜者,既受之,则设席望其家,遥拜其父祖,乃就坐。”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倘肯如此,弟当托兄先容,纳拜大宗师门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纳拜”的详细解释:


释义

“纳拜”指低头拜见,其中“纳”通假“捺”,表示按下的动作,强调行礼时低头以示恭敬。


出处与用法

  1. 古籍记载:
    •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提到,通家子弟初见长辈时需行纳拜礼,行礼后需遥拜其父祖()。
    • 明代李贽在书信中亦用“纳拜”表达拜师之意()。
  2. 场景:
    多用于古代初次见面、拜师或对尊长表示敬意的场合,需配合特定礼仪流程。

近义词与关联词


英文释义

可译为“bow in greeting”,强调低头行礼的动作()。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扩展用法,可参考《老学庵笔记》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纳拜

纳拜(nà bài)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宗教习俗中,表示向神灵行礼或祈祷的动作。该词的拆分部首为“纟”和“拜”,总共有10画。

来源

“纳拜”一词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纳”指的是接受、收进,表示人们将自己的一部分心意或供奉交给神明;“拜”则表示行礼或祈祷的动作。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成了纳拜。

繁体

《纳拜》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納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纳拜虽然没有具体的特定写法,但常见的写法是类似于“納拜”或“納拜”的样式。

例句

1. 每年大明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众人虔诚地纳拜。

2. 在黄河祭祀活动中,参与者需要向黄河纳拜,以祈求丰收与平安。

组词

主纳、纳税、敬纳、纳福、纳入等。

近义词

祷告、祈祷、礼拜等。

反义词

违背、忽视、拒绝等。

别人正在浏览...

巴不得笔砚卜地成旨大尉斗媚争妍二方二辉分配浮蛆广长舌关梁官商诂释寒雁蚝壳鸿论鸿融宏愿荒瘠谎捏贿讬回轩记莂踦履金彩金门大桥集团蹻捷龛定勘剪口教刳精鉥心狼嚎鬼叫狼崽廪牺令六爻蒌蒿骆駞轻凉任内柔脃三官堂盛位使蚊负山始终不渝疏明四十八分算潮特效填实田税投险托想图轴顽金蛙神文山会海乌禾销耗绡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