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密修的意思、密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密修的解释

谓闭关静修。《云笈七籤》卷九:“得者,飞行太空,能隐能藏。给玉童玉女各二人,密修即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密修是汉语中的佛教术语,特指藏传佛教密宗(金刚乘)的修行体系,强调通过秘密仪轨、真言(咒语)、观想等方式,在师徒严格传承下进行的身、语、意三密相应的实践,以达到即身成佛的目标。其核心在于“秘密”与“修行”的结合。

  1. 核心释义(佛教术语): “密修”专指藏传佛教密宗的修行方法。它区别于显教的公开教义宣讲,强调在具备特定资格的上师(导师)指导下,通过严格保密的口耳相传方式,修习特定的本尊法门、咒语、手印、曼荼罗观想等仪轨。其目的是通过“三密相应”(修行者的身、口、意与佛的身、口、意相应)来快速净化业障、证悟佛性。据《佛学大辞典》解释,“密”有深奥、秘密、不可妄传之意,“修”即修行、实践。密修即是依此深奥秘密法门进行的实践。

  2. 语义分解:

    • 密:指深奥、隐秘、不公开。在佛教语境中,特指密宗的教法,因其涉及高深且需特定根器才能领悟的义理,以及需要严格灌顶和指导才能进行的实践,故强调其秘密性。非经正式传授不得随意修习。
    • 修:指修行、修习、实践。即依照特定的法门、仪轨和次第,进行身心的训练和转化。
  3. 宗教内涵与实践特征: 密修的核心在于“即身成佛”的理念,认为通过特定的密法修行,可以在今生此世获得成就。其显著特征包括:

    • 依师传承(灌顶):必须经过合格上师的正式灌顶和口传,方可修习相应法门,强调师徒关系的绝对重要性。
    • 三密相应:修行者通过结手印(身密)、诵持真言(语密)、观想本尊或曼荼罗(意密),使自身的身口意与佛的身口意相应,从而速证佛果。
    • 仪轨复杂:通常涉及复杂的坛城布置、供养、观想、念诵等程序。
    • 保密性:对未受灌顶者严格保密具体修法细节,防止误解或滥用。
  4. 文化背景与关联: “密修”一词主要与藏传佛教(如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紧密相连。它代表了佛教修行体系中一个独特且深奥的层面,与“显教”(公开宣讲的教义)相对。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在藏传佛教的经典和论著中有系统阐述。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密修”是一个具有宗教或修行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闭关静修的行为,常见于道教或传统修行语境。《云笈七籤》记载:“得者,飞行太空,能隐能藏。给玉童玉女各二人,密修即验。”说明这种修行需隐秘环境,且有辅助性仪式存在。

二、字义分解

  1. 密:
    • 本义指空间紧凑(如稠密),引申为关系亲近(如密友)、行为隐秘(如秘密)。
    • 在宗教语境中,常指向不公开的修行方式。
  2. 修:
    • 既有“修理、修饰”的日常含义(如修车),也特指精神层面的修行(如修身养性)。

三、延伸理解

部分文献提出“通过克制欲望达到无欲境界”的哲学解读,但这种说法多见于非权威性解释。实际使用中,该词更强调隐秘环境下的专注修行,如道教典籍中描述的闭关场景。

四、使用示例

  1. 宗教语境:“他入山密修三年,终得心法真传。”
  2. 现代转义:“精密修整工艺需要密修级别的操作”(此处为词义拓展,非原意)。

建议参考《云笈七籤》等道教典籍获取更完整的宗教修行释义,或通过查看现代词典的规范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彼何人斯宾空不对补温补养宠嬖崇奉吹荡大落落滴滴金帝坟短篇废除胏石丰楙風靡雲蒸附枝庚白关系判断鬼魔道归身诃难闳约后圣后燕璜宫挥攉火角讲诏巾裹浸渔居功儁识联网流烟麦舟之赠美誉面壁功深奴性盘陀石皮条潜目轻财好施庆快穷考绮疎球衣诠论盛节示人霜林嗣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铜镮秃臣文气乌私献谄险士小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