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roposition]∶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2) [problem]∶数学或物理中要进行某种说明的问题
命题:二等分一直线
(1).指所确定的诗文等的主旨。 宋 王禹偁 《赠别鲍秀才序》:“公出文数十章,即进士 鲍生 之作也。命题立意,殆非常人。”
(2).拟题;出题目。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古人作诗,必自命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有一回,书院里官课, 歷城县 亲自到院命题考试。” 曹靖华 《飞花集·谈散文》:“而我的座上客既不象威风凛凛的大主考,命题作文,也不带任何框框。”
(3).所出的题目;题目。 清 孙枝蔚 《赋得东渚雨今足呈潞安司理李吉六》诗序:“司理公下车后分题试各邑士之能诗者,余适在家兄署中,欣闻体恤属吏及惠爱农民之意,正图形诸歌咏,因见命题,輒不揣荒陋,勉作二律,附邑士之末。”《新华文摘》1981年第7期:“但在思想以至气质上,他依然是一位检察官,因此我才用了现在的命题。”
(4).逻辑学名词。表达判断的句子。 毛6*泽6*东 《新民主主义论》四:“‘ 中国 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还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 中国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一说凡陈述句所表达的意义为命题,被断定了的命题为判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命题汉语 快速查询。
在汉语词典中,“命题”一词具有多层含义,其核心可拆解为“命”(指定、赋予)与“题”(题目、问题),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提出题目或议题
指拟定供讨论、研究、解答或写作的主题。常见于学术研究、考试作文、会议讨论等场景。例如:“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由组委会统一命题。”
来源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查看词条(注:此为《现代汉语词典》官方介绍页,具体词条需查阅实体书或授权电子版)。
逻辑学与数学中的核心概念
指一个可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形式逻辑中,命题是推理的基本单位;在数学中,命题需具有明确的真值(真或假)。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是一个真命题。
来源参考:
语言学与语用学视角
指说话者或作者在特定语境中提出的论断、主张或信息焦点。其真实性需结合语境判断。
来源参考:沈家煊. 《名词和动词》. 商务印书馆, 2016. (书中涉及语言单位的功能分析)。
总结
“命题”的本质是赋予一个待讨论、待证明或具有真假属性的陈述内容。其含义从具体的“出题目”行为,延伸到抽象的、可进行逻辑分析的语义单元,广泛应用于教育、学术研究、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等领域。理解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
“命题”是一个多领域术语,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区别,以下是主要解释方向:
命题的核心是陈述性与可判断性,无论是逻辑、数学还是日常语境,均需满足“有意义且可验证真伪”这一基本条件。
逼攻曹国舅柴桑伦鬯行产值沉湎登学底禄断断断经渡荒非议分诣负挽高能物理学怪艳涵受汗汪汪黑脸和衷花甲花瓶昏黄金门客近岁金坠儿眷好倦政隽声恋酒迷花劣点黎黔留成柳亸花娇龙准公迷天大谎木心石腹内食辇篷逆道驽马十舍排气污染破读嵚崟穷悴赛马场扫晴娘上尖儿山址勝談实廪爽心鼟鼟梯墙未定温和沃美芜昧相浑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