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石腹的意思、木心石腹的详细解释
木心石腹的解释
犹木人石心。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五:“﹝ 英华 ﹞一日谓 辉远 曰:‘君索居於此,妾欲侍巾櫛可乎?而君介然,不蒙顾盼,亦木心石腹之人也!’”
词语分解
-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 腹的解释 腹 ù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
网络扩展解释
“木心石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ù xīn shí fù,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形容人意志坚定,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类似“木人石心”的意象。部分语境中也解释为“冷酷无情,铁石心肠”。
- 出处:最早见于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而君介然,不蒙顾盼,亦木心石腹之人也”。
2.语境与用法
- 褒义用法:强调坚毅不屈的品质,例如面对困境或诱惑时毫不动摇。
- 贬义用法:在部分文献中被归类为贬义词,指待人冷漠、缺乏情感。
- 语法功能:通常作主语或宾语,如“他真是个木心石腹之人”。
3.近义词与对比
- 近义词:木石心肠、铁石心肠。
- 反义词:未明确提及,但可类比“心慈手软”等词汇。
4.延伸解读
- 文化意象:“木”与“石”象征无生命、无情感之物,组合后强化了“不为所动”的抽象概念。
- 现代适用性: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表达,口语中较少使用。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宋代文献《墨庄漫录》。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木心石腹
《木心石腹》是一个成语,主要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心肠极为冷酷无情,像石头一样没有感情。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木心石腹》的成语拆分为“木”、“心”、“石”、“腹”,其中“木”和“心”为部首,而“石”和“腹”则是字身。它的总笔画为20画。
来源
《木心石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内储说左上》一章中,用来形容一个人无情冷酷如石。后来成了常用的形容词组。
繁体
《木心石腹》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木心石腹」。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写法,《木心石腹》的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形状和结构不变。
例句
他的行为太让人伤心,简直是一个《木心石腹》。
组词
类似含义的组词有:冷酷无情、铁石心肠等。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冷酷无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等。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善良和善、怜悯心肠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