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历。因蓂荚的更换而知月日,故名。 清 唐孙华 《戊寅除夕》诗:“蓂历序新繙好日,桃符色退似陈人。”参见“ 蓂荚 ”。
“蓂历”是一个与古代历法相关的词汇,其含义及背景可综合解释如下: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代物候历法或蓂荚传说,可参考《汉书·律历志》等文献。
《蓂历》是指中国古代一种使用植物蓂(音mí)叶制作的历法。蓂叶的形状呈心状,叶片稍厚,颜色呈深绿色。这种历法在古代广泛使用,主要用于记录时间和安排节气。
《蓂历》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艹”和“日”,其中“艹”是草字头部首,“日”是阳字旁。词语《蓂历》的总笔画数是13画。
蓂历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人们将蓂叶加工成各种形状,用以记录时间和农事活动。这种历法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使用。
《蓂历》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蓂曆》。
在古时候,《蓂历》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在隋唐时期,汉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蓂叶仍然是写成心形的,表示一种祝福和美好的寓意。
1. 他通过研究《蓂历》,熟悉了古代的农事活动和历法系统。
2. 古人常常使用蓂叶制作的《蓂历》来安排节气和纪念重要日子。
组词:蓂叶、蓂状、蓂中日、蓂叶曆法
近义词:莳、草历、草木纪、草木曆
反义词:太阳历、阴历、农历、公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