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没2巴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一刻儿没巴避抵一夏,不当道你箇日光菩萨。”
“没巴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该词最早见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一刻儿没巴避抵一夏,不当道你个日光菩萨,没转移好教贤圣打。”
(形容时间短暂却难以应对,如同夏日般漫长而无措)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学或方言时可能涉及。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释。
《没巴避》是一个流行于网上的网络用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避讳、不顾忌、毫不掩饰。巴避在这里表示避讳或回避的意思,所以“没巴避”就是指没有回避或避讳的意思。
《没巴避》的字是“没”和“巴避”组成的,其中“没”的部首是“氵”,笔画是4画;“巴”字的部首是“巳”,笔画是4画;“避”的部首是“辶”,笔画是17画。
《没巴避》这个网络用语源于网络流行语,原为普通话的简化口语,表示形容某人毫不顾忌或回避。没有对应的繁体字形。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并没有特定的古汉字形式对应《没巴避》这个词,因为它是一种现代网络用语,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
1. 他在群里随便说话,完全没巴避。
2. 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别人的反对,毫不巴避。
1. 巴不得:期望、盼望到极点。
2. 巴结:用手段拉拢和攀附。
3. 巴望:殷切地期待和希望。
4. 巴山:指的是四川盆地东部的山脉。
1. 不顾忌
2. 不回避
3. 毫不掩饰
1. 谨慎
2. 避讳
3. 忌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