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客死他乡者之墓。 元 戴良 《哭揭秘监三十四韵》:“行囊犹简牘,旅冢但荆榛。”
“旅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ǚ zhǒng,其核心含义为客死他乡者的坟墓。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旅冢”一词承载了古代社会对客死他乡者的哀悯,常见于诗文或历史记载。其定义以“客死他乡之墓”为主流,其他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旅冢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指代旅途中的墓地或坟墓。它由“旅”和“冢”两个字组成。
“旅”字的拆分部首是“方”,它的五笔字形码是20000。
“冢”字的拆分部首是“冖”,它的五笔字形码是45000。
旅冢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人们在旅途中安葬亲友或战士的坟墓发展而来的。
旅冢的繁体字为「旅塚」。
古代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在《康熙字典》中,旅冢的写法是「旅〡」。
1. 旅途之中,我们经过了一个古老的旅冢。
2. 在古代,士兵们常被安葬在旅冢中。
旅程、旅途、坟冢、墓地。
坟墓、墓地。
家园、家乡。
百代过客白萍胞裹保值鄙嫚菜把传棒储蓄疵物挡众隄捍夺柄翻更分崩隔绝海滨浩旷红火花绿头护航降杀见疑机辟酒卢拒后苦力枯霜浪桥老无知林産龙恩论士陆谢滤器毛节末路穷途匹夫之谅贫居乞请骑上扬州鹤秋风扫叶阒其无人襦袍三护生产能力生花之笔食蓼虫顺非束手无策陶工天头梯桥僮昏外体晩娘煨燔伟量卫生带文旆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