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罗纹砚的意思、罗纹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罗纹砚的解释

用罗纹石制成的砚台。 宋 米芾 《砚史·歙砚婺源石》:“尝於一士人家,见一金丝罗纹砚,其纹半金半黑,光彩与常异。此外麄罗纹、刷丝罗纹为次第,约见千餘枚矣。”参见“ 罗纹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罗纹砚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中砚台的一种特殊形制,特指以罗纹石为原料雕刻而成的砚台。其名称源自石材表面天然形成的环状或螺旋状纹理,形似丝织品的罗纹织物。该砚种以江西婺源龙尾山所产最为著名,属歙砚的重要分支,自唐代起便成为文人墨客推崇的研墨器具。

从材质构成来看,罗纹石属于变质岩类,主要成分为绢云母、石英和微量金属矿物。其纹理形成源于地质运动中的定向压力作用,使矿物晶体呈层状排列,经工匠剖解后可见细密均匀的环状纹理带,这种特殊结构既保证了砚面发墨细腻的特性,又具备蓄墨不易干的实用功能。

历史文献记载显示,罗纹砚的兴盛与宋代书画艺术发展密切相关。据《歙州砚谱》载:“龙尾石多产于水中者,色青苍,纹如罗縠”,印证了该石材纹理特征。明代《遵生八笺》更将罗纹砚列为文人书房必备之物,称其“润如玉,纹如绮,贮水不耗”。这些古代文献的记载,充分说明了罗纹砚在中国文房器具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工艺特征方面,优质罗纹砚需同时满足“纹、质、声、色”四要素:纹理需层次分明而不杂乱,石质要达到“坚润如玉,抚之若童肤”的标准,叩击时应发出清越的金属声,色泽则以青灰带绿者为上品。现代地质学检测表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这类石材的莫氏硬度在3.5-4度之间,既便于雕刻又能保证使用寿命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罗纹砚制作技艺至今仍在传承。婺源当地匠人严格遵循古法,从采石选料到设计雕刻需经二十余道工序,每方砚台都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传统造物思想。这种将天然石材特性与人文审美结合的工艺传统,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重要实物载体。

网络扩展解释

罗纹砚是中国传统名砚之一,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罗纹砚是以罗纹石制成的砚台。因石材内部矿物定向排列形成丝罗状纹理而得名,常见于江西玉山、婺源等地。

二、历史与产地

  1. 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大历元年(766年)已有开采记录,宋代米芾《砚史》明确记载其存在。
  2. 主要产地:
    • 江西玉山怀玉山(现称千村际塘坑至米坑一带)
    • 歙州婺源罗纹山(今属江西)

三、特性与分类

  1. 物理特性:
    • 质地细润如玉,纹理若水波
    • 发墨细快且不滞笔,贮水不涸
    • 呵气成汗,沉水湿润
  2. 纹理分类:
    • 按粗细:细罗纹、粗罗纹
    • 按形态:金丝罗纹、金星罗纹、古犀罗纹等十余种

四、文化意涵

在文学语境中,常被用来比喻文章或书法作品的精妙,形容其「纹理清晰、卓越出色」。朱熹曾称玉山罗纹砚为「怀玉研」,突显其文化地位。

(注:更多制砚工艺细节可参考、6、10的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半失业濒死擦扛曹雪芹长冠穿章垂虹桥疵累刺邪里点鬼火吊死鬼独家趸船多用途货船凤凰诏逢泽纷藴高绛乖悖管事关心民瘼画眉人驩头觳苦健笔角鹰家神诘断结膜炎戒心解心惊倒颈饰金莲步进衆嫉邪款恻乐忧李逵龙翔凤舞鸬鹚咳墨斗脓包行喷玉前言七迁日偏食水鱼殊尤岁历铜仗子投机取巧土师宛笃遐济闲磨牙贤配献生子虓暴蟹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