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戮人。受过刑罚的罪人。《庄子·大宗师》:“ 孔子 曰:‘ 丘 ,天之戮民也。’” 成玄英 疏:“刑戮之人也。”《管子·立政》:“刑餘戮民,不敢服絻,不敢畜连乘车。”
(2).指受压迫、残害的人。 章炳麟 《************解》:“念烝民之同柢,岂彼回部当为戮民?”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呜呼! 中国 人之为戮民久矣!天戮之,人戮之,暴君戮之,污吏戮之,异族戮之。”
“戮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受过刑罚的罪人
指因犯罪受刑之人,如《庄子·大宗师》中孔子自称“丘,天之戮民也”,成玄英注解为“刑戮之人也”。
《管子·立政》也提到“刑餘戮民”不得享受某些权利,印证其与刑罚的关联。
受压迫、残害的群体
近代学者如章炳麟、梁启超在著作中引申为被压迫者,例如章炳麟称“回部当为戮民”,暗指受不公对待的民众。
该词兼具“刑罚罪人”的客观身份与“被压迫者”的引申义,需根据语境区分。例如《庄子》强调个体与天命的冲突,而近代用法更侧重社会压迫的批判。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庄子》相关注释文献。
戮民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戮”和“民”两个字组成。戮音lù,本义为杀死、杀害,民音mín,意为人民、百姓。
戮字的部首是扌(手部)和戈(兵器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9画。
戮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于是知孟献子戮民是祸。”意为发现孟献子杀人伤民是祸患。在现代汉语中,戮民意指残杀百姓、迫害人民的行为。
繁体字为戮民。
在古代汉字中,戮字有不同的写法。例如篆书中的戮字形状较为简单,而楷书则演变为现代的样子。
1. 这个残暴的统治者总是戮民如杀蚁,造成了无数人的苦难。
2. 历史上曾有无数英雄勇敢与戮民斗争,保护人民的权益。
戮民暴政、戮民罪行、戮民者、戮民者刑
杀民、害民、虐民
保护百姓、造福人民
傲世摆列徧覆便宜鉢那不牢猜狠层霄常心迟疑不决脣亡齿寒刌度大藏经雕舄谛审兜罗绵鹅肪方扇飞利负材任气高古高卲工迟过程宏窈怀真抱素惑箭击鞭金蕊金针寇剽蜡糖人烈性子令达六宝流风余俗六廐龙钏龙蛇蟠猕猴梨冥期密熟默认木炭画骈傍清吉曲蟮人豪商中刹寺神道碣使贤任能施赈桃核扇退步望海潮万众温房献台玺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