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爱物的意思、仁民爱物的详细解释
仁民爱物的解释
[to love all people and animals] 爱护百姓,爱惜万物。形容官吏廉能爱民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词语分解
- 仁民的解释 将仁爱和仁义施之于人。《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亲亲与民殊,仁民与物殊,乡邻与同室殊。”
- 爱物的解释 .爱护万物。《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章炳麟 《菌说》:“ 荀子 曰:‘万物同宇而异体。’以异体故必自亲亲始,以同宇故必以仁民爱物终。”.心爱的东西。 唐 张祜 《将至衡阳道中
网络扩展解释
“仁民爱物”是源自儒家经典《孟子·尽心上》的成语,指对人亲善仁爱,进而对万物心怀爱护,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伦理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字面拆分:
- 仁:仁爱、仁德,指对他人的关怀;
- 民:百姓;
- 爱:爱护;
- 物:万物(包括动植物、自然)。
- 整体含义:由亲近亲人推及仁爱百姓,再扩展到爱护万物,强调从人到物的层次化关怀。
二、出处与背景
- 文献来源:
《孟子·尽心上》记载:“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认为,君子的仁爱应循序渐进:先爱亲人,再推及百姓,最后惠及万物。
- 儒家思想:
这一理念体现了儒家“推恩”思想,主张将个人道德修养扩展至社会与自然,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逻辑。
三、应用与延伸
- 古代语境:
多用于赞颂官吏的贤能,如宋代曾巩评价官员“仁民爱物,未尝有须臾懈”。
- 现代意义:
可引申为对生态保护的倡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仁民爱物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四、例句参考
- 《宋史》中记载官员“仁民爱物,令无迫猝”,形容其施政宽厚。
- 刘备以仁民爱物闻名,被视为仁君的典范。
补充说明:
- 近义词:爱民如子、宽厚仁德。
- 用法:多作谓语、宾语,如“践行仁民爱物之道”。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仁民爱物的意思
仁民爱物是指对待人民和物品充满仁爱之心,既照顾人民的福祉,又爱护物品、环境等的一种精神境界。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之一,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和物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说文解字》将仁民爱物的部首分别归为人、心、倍和龍,笔画分别为二、三、四、八。
来源和繁体
仁民爱物是古代先哲在对人与社会关系、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思考中提出的。它源于孔子提出的"仁爱"和道德观念,并且被广泛传承和发展至今。在繁体字中,“仁民愛物”是对应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文化中,"仁民爱物"曾有不同的写法。例如,在西汉时期,有一种写法是"仁民愛物",在隋唐时期演变为"仁民愛物"。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汉字的书写方式逐渐统一,"仁民爱物"成为了现代常见的写法。
例句
1. 他是一个仁民爱物的人,总是乐于助人。
2.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仁民爱物的精神,来帮助改善社会风气。
组词
仁心、民生、爱心、物质、物品
近义词
仁爱、慈善、人道主义
反义词
冷漠、无情、自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