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中计时漏刻。亦指漏刻发出的声响。 唐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诗之一:“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画堂鐙煖帘櫳捲,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金 元好问 《秋风怨》诗:“云间簫鼓夜厌厌,禁漏谁将海水添。”
“禁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解释: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禁止泄漏秘密”,强调严守机密。但这一用法在古籍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该词常见于古典诗词,如金代元好问《秋风怨》中“禁漏谁将海水添”,借漏刻暗喻时间流逝与孤寂感。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疏。
禁漏(jìn lòu)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是由“禁”和“漏”两个字组成。
它的部首分别是“礻”和“氵”。其中,“礻”(示)是传统部首,表示礼仪、祭祀等意义;“氵”(三点水)是水的偏旁部首,表明与水有关。
禁的笔画数为8画,漏的笔画数为13画。
《禁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的一句话:“今天子之蒐御典籍,禁漏玩好,期岁会计,岁庶无有缪敝焉。”意思是指国君检查、保存典籍,严禁有遗漏的情况发生。
在繁体字中,“禁漏”保留了简体字的形状和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禁漏的“漏”字有多种变体形式。比如,西汉时期的写法是“㞞”,东汉时期的写法是“囧”,康熙字典中写作“泆”,而且还有其他的写法。
例句:他对工作非常严谨,从不会有任何禁漏的情况发生。
组词:禁令、禁忌、漏水、漏洞
近义词:防止遗漏、杜绝失误
反义词:放任、纵容
跋膝禀谷憯怛粲花灿烂辉煌惨緑少年漕米漕运司从轻处罚大难不死调敛哆噅发纵非命风水先生蜂窝敷写汉家黄车使者欢泰豁出翦弃井榦敬身进官进退无据计日奏功积失咖啡冷风立睖麻线道没法没天摩沙酿糯螃蠏千古一帝峭秀求通鹊河桑虞舍道用权神殿牲用涉浅时尚衰孄衰劣蜀葵舜禹通风设备推推溛瀤下尘夏典謏见小立虾胊息迹静处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