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景教的意思、景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景教的解释

*********的支派。五世纪初 叙利亚 人 聂斯托利 所创。 唐贞观 九年(公元635年), 波斯 人 阿罗本 带其经典入 长安 , 太宗 诏准建寺传教。初称 波斯 经教,后称景教,其寺称 波斯寺 , 天宝 时改名 大秦寺 。 唐武宗 会昌 五年(公元845年)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分支的汉文称谓,源自希腊语"Νεστόριος"音译。该词首见于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记载“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其中“景”字取“光明宏大”之意,既保留宗教术语“弥赛亚”的光明象征,又契合汉语“景行行止”的崇高内涵。

从教义体系看,景教主张“二性二位说”,强调基督神人二性分离,这与当时罗马教会产生分歧,公元431年以弗所会议被判为异端后,教徒向东迁移传教。贞观九年(635年)由叙利亚教士阿罗本带入长安,唐太宗诏令“于义宁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成为首个获官方认可的基督教在华传播机构。

现存的《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尊经》等敦煌文献显示,景教在汉化过程中融合佛教术语,如称教士为“僧”,教堂为“寺”,同时保留“阿罗诃”(上帝)、“弥施诃”(弥赛亚)等音译圣号。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后逐渐衰微,13世纪蒙古西征时又有也里可温教复兴,但已非严格意义上的景教。

网络扩展解释

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东方亚述教会),其历史背景和核心特点如下:

1.起源与教义

2.传播与进入中国

3.在中国的兴衰

4.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八窗玲珑白地栗百卉含英摆搠柏席抱恙拆裂长伯抽毁创歴刺网导板蹈厉之志递归,递推跟斗瑰词合酺花妖子靃靃鸡肠狗肚镜监迥然不同九域尘蜡表联拳鳞宗介族溜刷美金孟轲猛起磨砻浸灌臬宪袍子骈句僻学牵徬前此前哨窍脉青门饯青油士全夥山不厌高上囿饰城饰非誓书铁券失位瘦骨伶仃睡车数理化丝缰竦动谈津题名录铜蠡雾渤线箧小饭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