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崇的意思、旌崇的详细解释
旌崇的解释
表彰。 明孝宗 《谕祭文》:“命有司立祠致祭,用昭旌崇之义。”
词语分解
- 旌的解释 旌 ī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 表扬:旌表。 笔画数:; 部首:方; 笔顺编号:
- 崇的解释 崇 ó 高:崇山峻岭。崇高。崇论闳议(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论。亦作“崇论宏议”)。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终”,终了。 充,充满:崇酒于觞。 增长:“今将崇诸侯之奸”。 姓。
网络扩展解释
“旌崇”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于表示表彰、尊崇的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 旌:本指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如、8),后引申为“表彰”之意,如“旌表”。
- 崇:原指山的高大(如、3),后衍生出“尊敬、推崇”之义(如“推崇”“崇敬”)。
- 组合义:两字结合后,“旌崇”强调通过表彰来体现对某人功绩或品德的尊崇()。
-
应用场景
- 多用于官方或正式场合,如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朝廷对忠臣、贤士的表彰。例如,明孝宗在《谕祭文》中提到“用昭旌崇之义”,即通过立祠祭祀来彰显对某人的褒奖()。
相关扩展
- 近义词:表彰、褒扬、推崇
- 反义词:贬斥、轻视
- 用法示例:
“命有司立祠致祭,用昭旌崇之义。”——形容以立祠形式公开表彰功绩()。
权威来源说明
- 该词在《汉典》及多部词典中被明确释义为“表彰”,且历史用例可追溯至明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明孝宗文集》等古籍。
如需更多组词或例句,可查看相关词典来源(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旌崇的意思
旌崇(jīng chóng)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某种事物高度的崇尚和推崇,以及展示其荣耀和尊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旌:丶(点) + 巾(巾) + 业(一)
崇:山(山) + 宗(宀) + 人(人)
来源
《旌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其中出现了“君子旌旗而崇德也,旗章也”的描述,意思是君子以旌旗来表彰和推崇德行。
繁体
繁体字为「旌崇」,拆分为「旌(禍)」和「崇(㑶)」。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旌」的写法多样,如钟鼓旌旗、风旌、宝旌,形状各异。而「崇」则大概率保持了现在的形态。
例句
1. 他崇尚文化,把古人的旗帜旌崇起来。
2. 这座建筑体现着古代文明的旌崇之风。
组词
高崇、推崇、崇高、尊崇
近义词
推崇、崇敬、尊崇、敬重
反义词
贬低、轻视、蔑视、鄙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