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mily of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家族。也用以指诸侯王国或政权
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左传·襄公十一年》
指君主之家;王室。《论语·季氏》:“ 孔子 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左传·文公七年》:“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阴矣。”《后汉书·邓寇传》:“ 康 以太后久临朝政,宗门盛满,数上书 长乐宫 諫争,宜崇公室,自损私权,言甚切至。” 宋 秦观 《财用上》:“天下之财,不使之偏归於公室,亦不使之偏入於私家,惟其适平而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 春秋 时代,各国的所谓‘公室’大都是以国君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公室”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公室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家族,也代指诸侯国政权或王室。例如:
与“王室”的对比
“公室”特指诸侯家族,而“王室”专用于周天子家族(如《论语·季氏》中“禄之去公室五世矣”强调政权从周王室下移到诸侯的现象)。
与“私门”的对比
在政治语境中,“公室”象征诸侯国的官方权力,而“私门”则指权臣或贵族势力(如《后汉书》提到公室与权臣的制衡关系)。
“公室”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主要指的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中的办公室。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词的具体含义。
“公室”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八”和“宀”,其中“八”是字的左边部分,表示人的形状;“宀”是字的右边部分,表示房屋的形状。该字共有13个笔画。
“公室”的来源较为清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宫。在古时候,官员出巡,需要有一个地方接待民众,办理日常工作,这个地方便称为“行宫”。随着时间的演变,行宫逐渐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机关,而其中的办公地点就被称为“公室”。
“公室”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公室」。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据史书记载,在《说文解字》中,古时候的“公室”写作“公廨”,其中“公”表示公众,廨指大厦。
1. 他的办公地点是在市政府的公室中。
2. 我们进入了部长的公室,感受到一种庄严的氛围。
公室的相关组词:
1. 办公室
2. 秘书室
3. 会议室
4. 接待室
5. 副室长
公室的近义词包括:
1. 办公处
2. 工作室
3. 办公楼
公室的反义词是非公室。
以上就是关于“公室”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相关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