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啜菽饮水的意思、啜菽饮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啜菽饮水的解释

[one can be a dutiful son to his parents even in poverty] 吃豆类,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荀子·天论》

详细解释

亦省作“ 啜菽 ”。1.吃豆类,喝清水。语出《礼记·檀弓下》:“ 子路 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因以为贫家孝子事亲之典。 唐 元稹 《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孝子之於事亲也,贫则有啜菽之欢。”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记闻人滋五说》:“以啜菽配饮水,谓贫者之孝也。”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2).指生活清苦。《列子·杨朱》:“啜菽茹藿,自以味之极。”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七状》:“如此则臣生负大罪,死负餘愧,虽进极荣显,不若啜菽饮水长为布衣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啜菽饮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生活清贫,食物粗简,仅以豆类和清水维持基本生存需求。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用法及权威参考角度详细说明:

一、核心释义

指饮食极其粗劣简朴,常用来形容清寒贫苦的生活状态。其中: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儒家经典《礼记·檀弓下》:

“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原文指即使家境贫寒,仅能以豆类和清水奉养父母,但能使其精神愉悦,亦是孝道。后引申为甘于清贫的生活态度(《礼记正义》。


三、用法与演变

  1. 本义:描述物质匮乏的生存状态。

    :东汉荀悦《前汉纪》载:“夫布衣韦带之士,啜菽饮水之孝,犹能成其德。”

  2. 引申义:
    • 象征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节操(《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 体现儒家崇尚的精神自足,如宋代朱熹注:“啜菽饮水而乐在其中。”(《四书章句集注》

四、近义对比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链接:http://www.cp.com.cn/book/7c1f6c3f-6.html

  2. 《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链接:https://www.guji.com.cn/book/9787532557521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链接:http://www.zhbc.com.cn/book/9787101009830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链接:http://www.cp.com.cn/book/cb1a5d0d-2.html

网络扩展解释

“啜菽饮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字面解释


深层含义

  1. 生活清苦
    指物质条件匮乏,仅以最基础的食物维持生存。例如《荀子·天论》提到:“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强调生活节俭并非愚钝,而是顺应时势的选择。
  2. 孝道体现
    《礼记·檀弓下》中,孔子以“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说明:即便贫寒,只要尽心侍奉父母、使其欢愉,便是孝道。

用法与示例


延伸关联

该成语与“箪食瓢饮”“粗茶淡饭”等词义相近,但更侧重清贫中保持德行或孝心,而非单纯描述生活朴素。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荀子》《礼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卉千葩棓喝勃屑不置褒贬餐饭伧夫痴床翅趫黛壑盗泉打野胡阽危之域地籙反霸泛论高高在上更革弓弦关房谷坊固谢含生华尔兹皇子昏诐火浴脚后跟狡戾伎苛阱擭九天玄女镌行谲挑枯梗狼壶连钱荇霖溃懞里懞懂暮角俳优否极泰来黔突暖席攘羭睿识如入无人之境三亳尸车数九天四金刚四临宿孽傥若挽诗文东武西午桥泉石吴子香供消不的遐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