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竭诚尽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进行解析:
该成语最早出自汉代刘向的《极谏用外戚封事》。文中提到,吕后家族专权时,“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即通过忠臣的全力效忠与牺牲,才使汉室恢复安定。
在现代语境中,该词不仅用于历史人物的描述,还被引申为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例如党员干部需“对党和人民怀赤诚之心,为维护形象甘愿奉献甚至牺牲”。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竭诚尽节”既承载历史典故,又蕴含对忠诚品格的深刻诠释,适用于描述个人或集体在道德与责任上的高度投入。
《竭诚尽节》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全力以赴,付出最大的努力和奉献。
《竭诚尽节》的拼音是"jié chéng jìn jié"。拆分部首是"立"和"言"。
《竭》的笔画是9画。
《诚》的笔画是6画。
《尽》的笔画是6画。
《节》的笔画是5画。
《竭诚尽节》最早出自《论语·子罕》:“朝闻道,夕死可矣!人亦有诗与?”此句的意思是:“早晨听到道义,晚上死去也可以了!人还有诗歌吗?”其中的“早晨听到道义,晚上死去也可以了!”就是指竭诚尽心地去学习,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无怨无悔地为之奋斗。
繁体字的写法是《竭誠盡節》。
在古代写法中,有些字的形状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以《竭诚尽节》为例:
《竭》在古代写法中,"立"部在上面,"吉"在下面。
《诚》在古代写法中,"中"部在上面,"言"在下面。
《节》在古代写法中,"束"部在上面,"劣"在下面。
1. 他在团队合作中竭诚尽节,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 她以竭诚尽节的精神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1. 诚心竭力
2. 尽力而为
3. 忠诚奉献
1. 全力以赴
2. 全心全意
3. 全情投入
1. 敷衍塞责
2. 半途而废
3. 虚有其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