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 王汶石 《大木匠》一:“票子花够一河滩,啥也没置买个啥,就收了那么些破铜烂铁,锄不算锄,镢不是镢。”
(2).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 清 龚自珍 《杭大宗逸事状》:“ 纯皇帝 南巡, 大宗 迎驾,召见,问:‘汝何以为活?’对曰:‘臣 世骏 开旧货摊。’上曰:‘何谓开旧货摊?’对曰:‘买破铜烂铁,陈於地卖之。’上大笑,手书‘买卖破铜烂铁’六大字赐之。” 柳亚子 《重题<揖朱拜廖图>借朱蕴山韵》之五:“破铜烂铁丛残甚,合共 朱家 仔细看。”
“破铜烂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①指破旧锈蚀、失去使用价值的铜铁器具;②引申为各种废弃无用的物品。
“破铜烂铁”也被用作中国内地乐队STOMP的中文译名。该乐队以日常物品(如扫帚、水桶)为“乐器”进行表演,虽名称相同,但与成语本义无直接关联。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乐队信息,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破铜烂铁”是一个中性词,形容物体或事物质量非常差劣,毫无价值可言。它通常用来表示对某物品或某事的轻蔑、贬低或不屑。
“破铜烂铁”的拆分部首为“石”和“金”,笔画分别为“5”和“11”。其中,“石”的部首是“石”,共有5画,“金”的部首是“钅”,共有11画。
“破铜烂铁”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传世小说《水浒传》中,用以形容人物扬州鳌江知府罗成曾的家产,意即他家中不值钱的东西都像破铜烂铁一样毫无价值。
“破铜烂铁”的繁体字为“破銅爛鐵”,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只是字形稍有不同。
在古代,对于“破铜烂铁”的写法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常见的一个写法是“破銅爛鐵”,字形与繁体相同。
另外,一些古籍中使用的写法也有“破銅爛鐵”、“破銅爛鐵”等,但现代通用的简化字形为“破铜烂铁”。
1. 他一无是处,整天只会收集些破铜烂铁。
2. 这台二手电脑真是破铜烂铁,我不会再买这种劣质商品了。
3.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破铜烂铁的琐事上,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破铜烂铁没有特定的组词,作为一个固定词组,一般不与其他词搭配构成新的词语。
破烂、糟糕、废物、跳蚤市场货等。
珍宝、名贵、精良、优质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