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称粗陋的陶质小盆小瓮。 汉 东方朔 《七谏·谏谬》:“甂甌登於明堂兮, 周 鼎潜於深渊。”《淮南子·说林训》:“狗彘不择甂甌而食。”《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顾甂甌之不算,濯波涛而无量。”
“甂瓯”是一个汉语词汇,由“甂”和“瓯”两个表示陶器的字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甂瓯”多用于古文,指代普通甚至粗劣的陶制容器,通过文献用例可看出其承载的隐喻和哲学意味。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背景,可参考相关文献原文。
甂瓯(bīn ōu)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五彩斑斓,丰富多样"。
甂瓯的部首是瓦(wǎ)和玉(yù),共计13个笔画。
甂瓯来源于《周易·系辞》:“玉石从随,大雅降福。甂瓯锡嶷,以祈吉祥。”在这里,甂瓯被用来形容玉石的华丽和多彩。
甂瓯的繁体字为「甁甌」。
在古代,甂瓯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不过,现代的写法已经相对稳定并被广泛使用。
1. 这幅画色彩斑斓,真是甂瓯一样美丽。
2. 万物的美好使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就像一幅甂瓯绚烂的画作。
甂瓯没有常见的组词,因为它本身已经是一个形容词,充分表达了丰富多样的意思。
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绚烂多彩
单调、乏味、单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