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江瑶的意思、江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江瑶的解释

见“ 江珧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江瑶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一种大型海洋贝类,即江珧(学名:Atrina pectinata),又称“玉珧”“马甲”或“带子”。以下从词典释义、生物学特征及文化延伸角度分述:


一、词典释义与词源

  1. 本义

    指江珧科贝类,壳大而薄脆,呈三角形,前端尖细后端宽阔,表面有放射状肋纹。《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江瑶”为“江珧”的异写形式,属双壳纲海洋生物,常见于泥沙质浅海。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6卷),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8442-3。

  2. 词源演变

    “瑶”本指美玉,因江珧闭壳肌(瑶柱)色白如玉、味极鲜美,古人以“瑶”喻其珍贵。北宋《本草衍义》载:“江珧……其肉柱色白,谓之江瑶柱”,印证其得名与品质关联。

    来源:《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权威文献)。


二、生物学特征与实用价值

  1. 形态特征

    壳长可达30厘米,壳表具15-20条放射肋,肋上有棘状突起;足丝发达,常固着海底生活。闭壳肌干制后称“江瑶柱”,属传统海珍品。

  2. 食用与经济价值

    闭壳肌富含蛋白质与微量元素,明清时列为贡品。清代《海错图》称其“味冠海族”,现代烹饪中常用于煲汤、粥品提鲜。

    来源:《中国海洋贝类图鉴》,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40147-6。


三、文化意象与文学引用

  1. 诗词意象

    古人以江瑶象征高洁或珍馐。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诗云:“似开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以江瑶柱衬托荔枝之美味。

  2. 民俗寓意

    沿海渔民视其壳为辟邪物,壳片曾作器具装饰。闽南民谚“江瑶开花,讨海人笑哈哈”,反映其捕捞对生计的重要性。

    来源:《中国海洋民俗文化》,海洋出版社,ISBN 978-7-5027-9450-8。


四、现代使用提示

需注意“江瑶”为传统名称,现代生物学及水产行业标准称“江珧”。其野生种群因过度捕捞萎缩,现多为养殖供应,选购时建议认准生态认证产品。

参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经济贝类养殖技术规范》


结语

“江瑶”一词承载了海洋生物特性、饮食文化及历史审美三重内涵,是汉语中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典型例证。其释义需紧扣贝类本体,兼顾文化衍生义,方符合学术规范与社会认知。

网络扩展解释

“江瑶”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词语本义

  1. 形容女性美丽
    “江”指江水(象征流动不息),“瑶”指美玉(象征珍贵美丽),组合后多用于形容女性容貌秀丽、仪态端庄,常见于文学作品或口语赞美。例如:“她的气质如江瑶般清雅脱俗。”

  2. 作为“江珧”的别称
    在生物学中,“江瑶”是“江珧”的别称,指一种大型贝类(江珧科),其闭壳肌干制后为名贵海珍“江珧柱”。例如:“清蒸江瑶柱是沿海地区的特色菜肴。”


二、作为人名

  1. 越剧演员
    江瑶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一级演员,工小生,主攻范派,兼唱其他流派,代表作品包括《五女拜寿》《胭脂》等。

  2. 名字寓意
    作为姓名时,“江”象征智慧与生命力(如长江),“瑶”寓意纯洁、美好与前程似锦,整体寄托积极、亲切、成功的期许。


三、其他用法

在部分方言或文学作品中,“江瑶”可能被引申为对自然景色的诗意描述,如“江水如玉带般蜿蜒”(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江珧的生物学特征或人物生平,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按章白食宾桹笔簪不逞之徒长姣刺透丹寸东方学士冬温夏凊犯卯蜂王格不住诟悖褐盖衡泌火树银花加官进爵交刀家巷疾风彰劲草浄光近觑眼计无由出居心蛞蛞连鬓胡亮盒子摇离世留一手黎装明台墨海幕布墓虚怒涛鹏游堡堠契母亲操井臼清商乐秋讲去甲蘧庐乳娘三白鸟生羡射生手侍奉霜鸷疏服属聚私桡宿艾调准微乎其微慰解无口诗令乡公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