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祀的意思、典祀的详细解释
典祀的解释
按常礼举行的祭祀。《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 孔 传:“祭祀有常,不当特丰於近庙。”《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宋 范成大 《祭灶词》:“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盃盘丰典祀。”
词语分解
- 典的解释 典 ǎ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 标准,法则:典章。典制。典故(.典制和掌故;.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 指典礼:盛典。大典。 主持,主
- 祀的解释 祀 ì 祭:祭祀。祀天。祀祖。 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笔画数:; 部首:礻;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典祀”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一、基本词义
指按常礼举行的祭祀活动,即国家或宗族遵循固定礼仪、定期举办的正式祭祀。例如:
- 《尚书·高宗肜日》提到:“典祀无丰于昵?”(祭祀常规不可对近亲过于丰盛)
- 《国语·鲁语上》列举五种“国之典祀”:禘、郊、祖、宗、报,均为古代重要的国家级祭祀。
二、官职含义
在周代,“典祀”是隶属春官(礼官)的一种官职,职责为管理郊祀等祭祀事务,见于《周礼·春官》的记载。
三、应用与延伸
- 文献例证:宋代范成大《祭灶词》中“家有盃盘丰典祀”,描述民间以丰盛祭品遵循祭祀传统。
- 核心特点:强调祭祀的规范性与延续性,区别于临时或非正式的祭祀活动。
两种含义的关联:官职“典祀”源于对常规祭祀活动的管理需求,体现了古代礼制中祭祀的重要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典祀》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进行官方的祭祀仪式或典礼。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典”部的含义是指任命、选定,而“祀”部则是指祭祀神灵。这个词共有12个笔画。《典祀》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古时候,汉字写法略有不同,但整体仍保持了“典祀”的本义。一个例句可以是:“今天,我们将举行一场盛大的典祀仪式,以感谢神灵的保佑。” 关于组词,一些相关的词汇包括“祭祀”、“典礼”、和“仪式”。近义词可以包括“祭拜”和“祭奠”,而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希望这些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