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槐穟的意思、槐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槐穟的解释

槐树的荚果。因其呈穗状,故称。 唐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之一:“雨餘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槐穟,汉语词汇中特指槐树的花序形态。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穟"本义为禾本科植物成熟的穗状花序,引申为类似穗状结构的植物器官。槐穟即指槐树(Sophora japonica)聚伞状圆锥花序的形态特征,其花轴细长,小花密集排列呈下垂穗状,故得此名。

从植物学角度分析,槐穟呈现以下特点:

  1. 结构特征:花序轴长约10-30厘米,小花呈黄绿色蝶形花冠,基部具绿色筒状花萼,符合豆科植物的典型花序特征(引自《中国植物志》修订版)。
  2. 时序特征:北方地区通常在7-8月进入盛花期,此时穗状花序最为饱满,唐代白居易《秋日》中"槐穟连阴合"即描述此物候现象(《全唐诗》卷438)。

该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明代《农政全书》记载槐穟可作染料原料,其黄色素可用于织物染色。象征层面,因槐树在古代被赋予"三公之位"的寓意,槐穟常被引申为仕途显达的意象,如宋代科举放榜时称"槐花黄,举子忙"(《宋史·选举志》)。

现代汉语使用中,该词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及植物学专著,日常口语已较少使用。权威释义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槐穟”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详细解释

  1. 植物特征
    槐树的荚果成熟后呈串状,形似稻穗,因此得名“穟”(“穟”本义为禾穗)。这种命名体现了汉语中对植物形态的直观描述特点。

  2. 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中写道:“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此句通过“槐穟重”描绘雨后槐荚饱满低垂的景象,与“药苗衰”形成季节更替的对比。


相关说明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代诗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奥林匹克精神宝玩避债台彩旒采石矶藏怒宿怨嘲駡伧劣尺寸之功楚楚不凡初交词雅翠冠斗鸡戏敦厉甘润鬲昆横旋怀龙毁责继赓几社极武穷兵祭餟宽严连鬓胡须戾虫理意摞台鲁阳挥日面向过程的语言挠酒念旧逆雏朴金野现象气尚乳花桑枌三良扫帚颠倒竖设笄社教深间石宫枢纽私窠子搜牢酸号随同逃归提封提花帏盖无碍大会无恙匣里龙吟小襦枵虚席地幕天系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