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绩的意思、鸿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绩的解释

见“ 鸿绩 ”。


亦作“ 鸿勣 ”。宏伟的业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夏后氏 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縟。” 唐高祖 《举义旗誓众文》:“放 后主 於 江都 ,復先帝之鸿绩。” 唐 于邵 《释奠武成王乐章·迎俎酌献》:“进具物,扬鸿勣,和奏发,高灵寂。” 明 陆采 《明珠记·荣封》:“其壻 王仙客 ,家学不忝凤毛,居官绰有鸿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鸿绩(hóng jì)指伟大的功业或显著的成就,多用于形容具有深远历史影响或重大社会贡献的事迹。该词属书面雅语,常见于历史文献、政论文章及褒扬性文本中。


一、字义解析

  1. 鸿

    • 本义为大雁(《说文解字·鸟部》),引申为“宏大”“盛大”。如《淮南子·俶真训》:“夫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块阜之山,无丈之材……所以然者何也?皆其营宇狭小,而不能容巨大也。”其中“巨大”即含“鸿”义。
    •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 原指将麻纤维捻成线(《说文解字·糸部》),后引申为“功业”“成果”。如《诗经·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郑玄笺:“绩,功也。”
    • 来源:《诗经正义》(汉代郑玄笺注)。

二、词义定义

  1. 核心释义

    指卓越的功勋或宏伟的事业,强调其规模、影响及历史价值。

    • 《汉语大词典》释义:“伟大的功绩;宏伟的事业。”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巨大的功绩。”
  2. 语境特征

    • 多用于描述国家治理、历史变革或杰出人物的贡献。

      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后世称秦统一六国为“鸿绩”。

      来源:《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经典用例

  1. 历史文献

    • 班固《汉书·武帝纪赞》:“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鸿绩著矣。”

      来源:《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文学典故

    • 王勃《乾元殿颂》:“伏惟陛下……拯颓纲于绝纽,恢大业于鸿绩。”

      来源:《王子安集注》(清代蒋清翊注)。


四、近义辨析

词语 侧重点 使用场景
鸿绩 功业的宏伟性与历史影响 帝王功业、重大历史事件
伟业 事业的崇高性 国家建设、时代性成就
殊勋 功勋的卓著性 个人杰出贡献(如将领)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3.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 《史记》(中华书局,2014年点校本)
  5. 《汉书》(中华书局,2016年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鸿绩”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óng jì,其核心含义指宏伟的业绩或卓越的成就。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古籍用例

  1.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縟。”
    (意为:夏朝兴起,功业宏伟,政事有序,德泽深厚。)

  2. 唐高祖《举义旗誓众文》:
    “放后主於江都,復先帝之鸿绩。”
    (指恢复先帝的宏伟功业。)


现代用法


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古籍原文或现代例句,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花生日班布抱兜编写变心易虑不问皂白畅饮踳驰箪瓢屡空等齐定策国老耑函恩台费唇舌風燈伏汛干乱皋牢归籴和谐和雅华省简民燋折惊恨酒态侷促涓缕居士勘验空阙狼虎谷流耀鸾吹满本房漫着煤砖明察目捷浓集庞儿潜隐企管倾否绒面三剑鲺类泝本特洛伊木马疼热挑闼同盘屯垒托里玩耍违慠幄席乡议歇里歇松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