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ivery uniform;livery]
(2) 旧时差役或兵丁所穿的统一服装
又有几个穿着号衣,上写着“城武县民壮”字样。——《老残游记》
(3) 狱中犯人的衣服。上有记号,故称号衣
指旧时兵卒、差役等所穿的制服。《英烈传》第四八回:“ 王铭 一一问箇仔细,将六人杀了,把号衣剥将下来,交与面貌相似的六人,依照巡哨的打扮。”《老残游记》第六回:“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 城武县 民壮’字样。” 沉从文 《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他们都不愿意见到穿号衣的人来到寨子里称王称霸。”
“号衣”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指旧时特定群体所穿的带有标记或编号的制服。其含义可综合为以下几点:
基础定义
号衣是古代士兵、差役等职业身份者穿着的统一服装,通常带有编号、文字或符号标记,以便识别所属机构或职责。例如《老残游记》提到“城武县民壮”字样的号衣。
使用场景
历史记载
唐代诗人高骈的《闺怨》诗中已出现“号衣”一词,说明其历史可追溯至更早时期。明清小说如《英烈传》也多次提及,印证了其在古代社会的普遍性。
延伸意义
个别文献(如)提到号衣可比喻“心怀不轨之人”,但此用法较为罕见,可能属于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号衣的核心含义是带有标识的职业服装,主要用于区分身份或职责。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背景或文献出处,可参考《老残游记》《英烈传》等作品。
号衣,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服饰,是一种带有明确身份标识的袍服。当某些场合需要区分身份、职位或者地位时,人们会穿戴号衣以示身份的特殊性。
号衣的拆分部首为衣,总笔画数为10画。
号衣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礼仪制度。在古代官府或国家机构中,号衣是高级官员身份的象征,以便于识别他们的地位和职责。繁体字“號衣”在繁体字书写中使用。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号衣的字形为“褒衣”。褒衣的“衣”字下面附有一个“博”字,代表了崇高、盛大和广泛的含义。
1. 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戴号衣,以示其独特的皇权。
2. 他穿着一袭鲜艳的号衣,凸显了他在公司中的高级管理职位。
号令、号角、号召、衣物、衣帽间。
官服、袍服、礼服、制服。
便衣、草民服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