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毫芥的意思、毫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毫芥的解释

比喻极细微的事物。《南史·沉攸之传》:“唯 攸之 、 张兴世 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启》:“求小善於毫芥,顾正礼於二龙。”亦指事物的细微之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毫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毫”和“芥”两个词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形容事物极其微小或微不足道。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毫”指“毫米”(古代也指细毛),是最小的长度单位;“芥”指“芥子”,即植物种子中极小的颗粒。两者结合后,表示比毫米和芥子更微小的事物,强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含义。
  2. 使用场景与引申义

    • 常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些人、事物的无足轻重,例如:“他的贡献如毫芥般不值一提。”
    • 也可用于形容对细节的极致关注,如《文心雕龙》中“曲写毫芥”指描摹事物细致入微。
  3. 历史出处与例证

    • 最早见于《南史·沉攸之传》:“不犯毫芥”,指军队纪律严明,连细微之处也不触犯。
    • 唐代骆宾王《上兖州启》用“求小善於毫芥”表达对微小善行的重视。
  4. 近义词与对比

    • 类似表达有“微乎其微”“九牛一毛”,但“毫芥”更强调事物本身的微小属性,而非数量上的稀少。

该词通过具象的最小单位叠加,抽象化表达“微不足道”的概念,兼具文学性和批判性,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褒贬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毫芥》的意思

《毫芥》指微小之物、微不足道的东西。在修辞手法中,用来形容事物极其微小或微弱无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

《毫芥》的拆分部首是毛和艸。其中,毛的五笔画,艸的三笔画。

来源

《毫芥》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毫,本指羽毛须发之细微之物;芥,原指芥子,即芥菜的种子,后来引申为很小的东西。

繁体

《毫芥》的繁体字为「毫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以使用「毛芥」来表示《毫芥》。

例句

1. 尽管他只是个初学者,但他展现出的技巧令人难以置信,他对每个细节都非常注重,连最小的毫芥也不放过。

2. 我微笑着道歉,企图抚慰她心中的愤怒,但我清楚这些努力只不过是向她投掷毫芥。

组词

微小、渺小、微不足道、微小得无法辨认、微不足道的成就。

近义词

微小、渺小、微不足道、无足轻重。

反义词

重要,重大,重要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