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毫芥的意思、毫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毫芥的解釋

比喻極細微的事物。《南史·沉攸之傳》:“唯 攸之 、 張興世 約勒所部,不犯毫芥,諸将以此多之。” 唐 駱賓王 《上兖州啟》:“求小善於毫芥,顧正禮於二龍。”亦指事物的細微之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故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毫芥”是一個漢語成語,由“毫”和“芥”兩個詞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形容事物極其微小或微不足道。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毫”指“毫米”(古代也指細毛),是最小的長度單位;“芥”指“芥子”,即植物種子中極小的顆粒。兩者結合後,表示比毫米和芥子更微小的事物,強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含義。
  2. 使用場景與引申義

    • 常用于諷刺或批評某些人、事物的無足輕重,例如:“他的貢獻如毫芥般不值一提。”
    • 也可用于形容對細節的極緻關注,如《文心雕龍》中“曲寫毫芥”指描摹事物細緻入微。
  3. 曆史出處與例證

    • 最早見于《南史·沉攸之傳》:“不犯毫芥”,指軍隊紀律嚴明,連細微之處也不觸犯。
    • 唐代駱賓王《上兖州啟》用“求小善於毫芥”表達對微小善行的重視。
  4. 近義詞與對比

    • 類似表達有“微乎其微”“九牛一毛”,但“毫芥”更強調事物本身的微小屬性,而非數量上的稀少。

該詞通過具象的最小單位疊加,抽象化表達“微不足道”的概念,兼具文學性和批判性,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毫芥》的意思

《毫芥》指微小之物、微不足道的東西。在修辭手法中,用來形容事物極其微小或微弱無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毫芥》的拆分部首是毛和艸。其中,毛的五筆畫,艸的三筆畫。

來源

《毫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毫,本指羽毛須發之細微之物;芥,原指芥子,即芥菜的種子,後來引申為很小的東西。

繁體

《毫芥》的繁體字為「毫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以使用「毛芥」來表示《毫芥》。

例句

1. 盡管他隻是個初學者,但他展現出的技巧令人難以置信,他對每個細節都非常注重,連最小的毫芥也不放過。

2. 我微笑着道歉,企圖撫慰她心中的憤怒,但我清楚這些努力隻不過是向她投擲毫芥。

組詞

微小、渺小、微不足道、微小得無法辨認、微不足道的成就。

近義詞

微小、渺小、微不足道、無足輕重。

反義詞

重要,重大,重要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