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枯骨死草的意思、枯骨死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枯骨死草的解释

指龟甲、蓍草。对占卜用具的轻蔑说法。 汉 王充 《论衡·卜筮》:“ 周武王 伐 紂 ,卜筮之,逆。占曰:‘大凶。’ 太公 推蓍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亦作“ 枯草死骨 ”。 宋 欧阳修 《怪竹辩》:“竹,果无知乎?则无知莫如枯草死骨所谓蓍龟者是也。自古以来,大圣大智之人有所不知者,必问於蓍龟而取决。是则枯草死骨之有知,反过於圣智之人所知远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枯骨死草"是由"枯骨"与"死草"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生命消亡后的物质残留与自然衰败现象。从汉语词典学角度可作如下解析:

一、构词分析 "枯骨"指人体或动物死亡后经风化腐朽的骨架,《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干枯的尸骨",常隐喻彻底消亡的生命状态;"死草"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解释为"枯萎的草本植物",多用于描绘自然界的衰败景象。二者组合构成偏正短语,强化了"生命终结后的荒芜"意象。

二、语义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对荒凉场景的描写,如《汉书·艺文志》载"枯骨死草,何足问焉",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蓍草失去灵性。后经语义延伸,在《全唐诗》中开始用于比喻失去价值的事物,如元稹诗云"枯骨死草皆含悲",赋予其情感投射功能。

三、现代释义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归类为描述性短语,释义包含两层:①字面指代腐朽的尸骸与枯萎的植物;②引申为完全丧失生命活力的人或事物,常见于文学作品中象征绝望境遇或历史遗迹。

四、文化意象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指出,该词在古典文学中常与"寒鸦""残阳"等意象并置,共同构建苍凉意境。如《乐府诗集》收录的北朝民歌中,"枯骨死草蔽平原"生动再现了战乱后的荒芜场景,成为历代文人寄托兴亡之感的典型表达范式。

网络扩展解释

“枯骨死草”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龟甲和蓍草这两种占卜工具,带有轻蔑、否定的态度。该词常用于批判占卜行为的迷信色彩,认为这些工具只是无生命的物体,无法预知吉凶。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汉代王充《论衡·卜筮》:

周武王伐纣时占卜得凶兆,姜太公推倒蓍草、践踏龟甲,斥责道:“枯骨死草,何知而凶!”(意为:腐朽的骨头和干枯的草,怎能预知凶吉?)。

宋代欧阳修在《怪竹辩》中亦用“枯草死骨”表达类似观点,进一步强化了对占卜的质疑。


三、用法分析

此成语反映了古代思想中对理性与迷信的辩证思考,具有鲜明的文化批判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瓷葆盖标兵箔片部众辰马寸指测渊曡嶂洞蜒犯围烽区辅埶高懿根株诡品轨物范世禾弟喉吭黄稑米灰槁诲殖縠纹寄情纠捩科徵孔硕夸论累形领异标新零余漏夜马六甲漫道毛群靡常内书堂鳑皮乾冷敲冰玉屑汽灯轻悄碕嶔全清人工塞咎三家藷沙板商阳慎産沈深实气释手四谷私兄弟调准贴费铁丝吐捉枉断望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