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可杀的意思、可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可杀的解释

见“ 可煞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可杀”的汉语词典释义

“可杀”在汉语中为古语词,现代使用较少,主要保留在文言或方言中,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核心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义:应当杀死;该杀

    指因罪大恶极或行为恶劣而理应被处死。

    例:《水浒传》中“这等害民贪官,可杀!”(形容贪官该杀)。

  2. 引申义:程度极深(表强调)

    作副词使用,表示“极其”“非常”,常见于宋元白话,多用于负面情绪表达。

    例:元代杂剧“可杀无礼!竟敢欺瞒于我”(意为极其无礼)。

二、权威词典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收录“可杀”条目,释为:

    ①该杀;应当处死。

    ②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其”。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卷第123页。

  2. 《近代汉语词典》(白维国主编)

    强调其副词用法源于中古汉语,多见于元曲:

    “可杀”作状语,表极致义,如“可杀惭愧”(极其羞愧)。

    来源: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2卷。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等编)

    指出“可”在古汉语中可表“值得”,“杀”表极致,组合后强化语气。

    来源: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版。

三、古籍用例佐证

四、现代使用与演变

现代汉语中,“可杀”的独立使用已罕见,但衍生词如“可恨杀”(极其可恨)仍存于部分方言(如吴语)。其语义多被“该死”“极其”等替代,需结合文献或特定语境理解。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古籍用例,释义准确性以工具书原文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可杀”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不同语境分析:

一、基本释义

  1. 作为“可煞”的异写
    根据、等高权威性来源,“可杀”同“可煞”,表示程度极深的副词,常用于古汉语或文学表达中,意为“非常”“极其”。例如:“可煞作怪”即“非常奇怪”。

  2. 字面含义
    单字拆分时,“可”表示“可以”,“杀”指“杀死”,组合后字面意为“可以杀”,但实际使用中多与固定搭配相关。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1. 成语“士可杀不可辱”
    强调气节重于生命,如“士可杀不可辱,岂能屈从于威逼?”()。

  2. 成语“国人皆曰可杀”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形容民愤极大,如“汪逆卖国,国人皆曰可杀”()。


三、注意事项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籍原文(如《孟子》)。

别人正在浏览...

杯槃舞裱糊匠畀矜鉢袋部试齿筭虫鸣螽跃川口出牧擣衣攧番低头族发刻风猋风逆复辟符契光火顾勋合化还童画帖火不思假楼讲道理兼毫检索骄稳搅阵京东大鼓儆息禁近急骑居游牢记凉霏龙笺毛呢柠条抢修牵记鞘子青旌痊除鹊陵散没世博会世界语霜白霜溪説咸道淡速度滑冰外见万灵文艺复兴艺术蜗舍五里雾鲜辉小康型消费吸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