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可殺的意思、可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可殺的解釋

見“ 可煞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可殺”的漢語詞典釋義

“可殺”在漢語中為古語詞,現代使用較少,主要保留在文言或方言中,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核心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義:應當殺死;該殺

    指因罪大惡極或行為惡劣而理應被處死。

    例:《水浒傳》中“這等害民貪官,可殺!”(形容貪官該殺)。

  2. 引申義:程度極深(表強調)

    作副詞使用,表示“極其”“非常”,常見于宋元白話,多用于負面情緒表達。

    例:元代雜劇“可殺無禮!竟敢欺瞞于我”(意為極其無禮)。

二、權威詞典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收錄“可殺”條目,釋為:

    ①該殺;應當處死。

    ②副詞。表示程度,相當于“極其”。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3卷第123頁。

  2. 《近代漢語詞典》(白維國主編)

    強調其副詞用法源于中古漢語,多見于元曲:

    “可殺”作狀語,表極緻義,如“可殺慚愧”(極其羞愧)。

    來源: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2卷。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等編)

    指出“可”在古漢語中可表“值得”,“殺”表極緻,組合後強化語氣。

    來源: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4版。

三、古籍用例佐證

四、現代使用與演變

現代漢語中,“可殺”的獨立使用已罕見,但衍生詞如“可恨殺”(極其可恨)仍存于部分方言(如吳語)。其語義多被“該死”“極其”等替代,需結合文獻或特定語境理解。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古籍用例,釋義準确性以工具書原文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可殺”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

一、基本釋義

  1. 作為“可煞”的異寫
    根據、等高權威性來源,“可殺”同“可煞”,表示程度極深的副詞,常用于古漢語或文學表達中,意為“非常”“極其”。例如:“可煞作怪”即“非常奇怪”。

  2. 字面含義
    單字拆分時,“可”表示“可以”,“殺”指“殺死”,組合後字面意為“可以殺”,但實際使用中多與固定搭配相關。


二、常見用法與例句

  1. 成語“士可殺不可辱”
    強調氣節重于生命,如“士可殺不可辱,豈能屈從于威逼?”()。

  2. 成語“國人皆曰可殺”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形容民憤極大,如“汪逆賣國,國人皆曰可殺”()。


三、注意事項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如《孟子》)。

别人正在浏覽...

阿睹晻澹鸨行北極光不式才則楚王城大車以載倒擲墊料冬官斷絲風化豐将撫視趕人不要趕上各得其宜搆位汗挂灰軀枑苑嘉節絞帶急促稷澤鞠躬盡力聚訟揩拭孔壬空旨寬洪老粗聯镳連二涼餅民械搶地啟程竊攘謦談青由遒越渠沖取怒屈求三釜養沙江鲊施呈使氣俗籠胎胞缇麾通臂猿童角頭領橐駝之技土制問語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