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闲散安逸。常用以指朝官外放或退隐。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数年前,某寓居 闽 中,杜门不出,以养衰病,适閤下自枢廷均逸,弭节海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公方立勋业,今必无暇及此。他时功成名遂,均逸林下乃可成书耳。”《元史·康里脱脱传》:“ 仁宗 即位,眷待弥篤,欲使均逸于外,二月,拜 浙江 行省左丞相。”
“均逸”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文用例,可参考《老学庵笔记》《元史》等文献()。
《均逸》是一个成语,表示平均舒适、平稳安逸的意思。它可以用来形容物质生活、工作环境或生活状态的平衡与舒适。
《均逸》这个词的部首是“土”和“风”,部首“土”表示与土地、土壤相关的意思,部首“风”表示与风气、风俗相关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12画。
《均逸》这个成语的来源于清代吴伟业的《明法述义》。在这本书中,他以“逸可均之,均则逸矣”来形容司法的本质。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表示生活的平均舒适、平稳安逸。
《均逸》的繁体字为「均逸」,它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保持了原本的意义和形态。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多有变化和演变。例如《均逸》这个成语在古时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没有文献记录其古代汉字写法的具体变化。
1. 这个团队的工资待遇很均逸,每个人都感到满意。
2. 我们的生活条件很均逸,过得很安稳。
1. 均匀:表示平均分布或平均分配。
2. 逸闻:表示轶事、奇闻。
3. 高逸:表示高尚、卓越。
4. 平坦:表示平整、平滑。
1. 安适:表示安逸、舒适。
2. 平稳:表示平静、稳定。
3. 均衡:表示平等、平衡。
1. 不均:表示不平衡、不公正。
2. 困难:表示困苦、艰难。
3. 不逸:表示不安逸、不舒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