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均逸的意思、均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均逸的解釋

謂閑散安逸。常用以指朝官外放或退隱。 宋 李綱 《與張相公書》:“數年前,某寓居 閩 中,杜門不出,以養衰病,適閤下自樞廷均逸,弭節海邦。”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公方立勳業,今必無暇及此。他時功成名遂,均逸林下乃可成書耳。”《元史·康裡脫脫傳》:“ 仁宗 即位,眷待彌篤,欲使均逸于外,二月,拜 浙江 行省左丞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均逸"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詞素分解與古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素溯源 "均"字本義指陶輪(《說文解字》),引申為均衡、公平,《論語·季氏》載"不患寡而患不均",突顯其分配概念。"逸"字甲骨文作人牽豕形,本義為逃逸,後衍生出閑適安樂之意,《尚書·無逸》鄭玄注雲"逸,豫也",強調超脫勞苦的狀态。

二、語義整合 該詞在宋代文獻中特指官員輪換制度,《宋史·職官志》記載"诏翰林學士至知制诰,見任及阙員,具員數送中書,與均逸",指通過定期調任實現職務均衡,防止權力壟斷。明代《大學衍義補》進一步闡釋:"均逸者,非獨均勞,亦所以養人才也",賦予其人才培養的深層含義。

三、現代轉義 當代《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時,将其定義為"謂閑散安樂。常用以指朝臣外放任地方官"(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而《古代漢語詞典》則強調其"均衡勞逸"的制度屬性(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描述工作調配中的均衡原則,如人事管理制度中的輪崗機制。

該詞演變軌迹顯示:從具體的職官制度術語,逐漸抽象化為表達資源分配與狀态調節的複合概念,體現了漢語單音節詞素通過組合産生新義的典型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均逸”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個角度理解:


1. 基本含義:平均分配


2. 古文引申義:閑散安逸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文用例,可參考《老學庵筆記》《元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儤筵屏息筆蹤伯牙絃池台傳镫殚精竭慮兒女情長馮脩縫衣工人敷釋宮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孤夷鴻儒華篇建制羁管禁籍禁口痢菤耳卷雲軍務舉身姱容修态嶺南派犂舌麥耞懋勤殿蜜汁暖心話齊割起錨清顔三窟三六九色鬼身榦申示身首異地式廓侍臨使鹿屬茨疏族算盤子兒素退天龜怗懘通今退賠徒言頑福晚嫁惟舊為難謂語文心下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