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平讨的意思、平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平讨的解释

讨伐平定。 汉 袁绍 《与公孙瓒书》:“前以 西山 陆梁,出兵平讨,会 麴义 餘残,畏诛逃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平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讨伐平定,多用于描述通过武力手段平息叛乱或动乱的行为。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平”和“讨”二字组成,其中“平”指平定、使安定,“讨”指讨伐、征讨。组合后表示通过军事行动镇压叛乱以恢复秩序。

  2. 拼音与注音

    • 拼音:píng tǎo
    • 注音符号:ㄆㄧㄥˊ ㄊㄠˇ
      这一发音在历代文献中较为固定,如汉朝袁绍《与公孙瓒书》中即使用此音。
  3. 出处与用法
    典型用例可见于汉代文献,例如袁绍在信中写道:“前以西山陆梁,出兵平讨,会麴义餘残,畏诛逃命。”此处“平讨”指对西山的军事镇压行动。该词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历史记载,体现古代统治者对反叛势力的处理方式。

  4. 字义延伸解析

    • 平:既有“使表面无凹凸”(如“平路”)的物理含义,也包含“消除矛盾”(如“平息争端”)的抽象意义。
    • 讨:本义为声讨、谴责,后引申为军事征伐,如《左传》中“讨不义也”。
      二字结合后,更强调通过武力手段实现社会秩序恢复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古文研究场景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和沪江在线词典的权威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平讨

平讨(píng tǎ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平和讨。

部首和笔画

平字的部首是王字旁,部首笔画为5画;讨字的部首是言字旁,部首笔画为7画。

来源

平讨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典籍《周礼·春官宗伯·冢人》中的文句:“礼有平事,文有讨人。”它的意思是对冤屈的事情进行公正的辨明和调查。

繁体

在繁体字中,平讨的写法分别是「平討」。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平」字写作「平」,“讨”字写作“討”。

例句

1. 只有平讨冤屈,才能恢复公正。 2. 当事人应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便平讨自己的权益。

组词

平心静气、平安、讨价还价、讨论等。

近义词

平反、平反冤屈、平反真相。

反义词

冤枉、不公正、不平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