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序的意思、敦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序的解释

亦作“ 敦叙 ”。《史记·夏本纪》:“敦序九族,众明高翼”。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次序九族而亲之”。今本《书·皋陶谟》作“惇敍”。谓使九族亲厚而有序。后谓亲睦和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臣羣寮以为在昔《虞书》敦敍九族,庶明励翼,五帝损益,此道不废。” 唐 孙逖 《授濮阳郡王彻宗正卿制》:“敦叙之任,畴咨所难,宜受寄於本枝,更迁荣於列棘。”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性情者,内以敦叙彝伦,外以弥纶民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敦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敦序”指依照长幼、亲疏的次序互相亲厚,强调家族或社会成员之间遵循伦理秩序、和睦相处。该词也写作“敦叙”或“惇序”,属于同词异形。

词源与演变

  1. 历史文献记载

    • 最早见于《史记·夏本纪》:“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裴駰集解引郑玄注释为“次序九族而亲之”。
    • 今本《尚书·皋陶谟》中写作“惇敍”,含义相同,均指通过伦理次序实现亲厚和谐。
  2. 后世用例

    • 唐代张说在《大唐封祀坛颂》中写道:“九族敦序,百姓昭明,万邦咸品”,体现其在礼制中的重要性。
    • 清代张履的《意苕山馆诗序》提到“敦叙彝伦”,进一步延伸至伦理纲常的维护。

核心内涵

现代关联

该词多用于古文研究或历史文献分析,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可通过“敦亲睦族”等成语理解其精神延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序(dūn xù)是指整顿秩序、规范次序的意思。拆分部首可以分为⺮一部和⺹一部,共有11画。敦序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字,是出自《尚书·大禹谟》。繁体字为頓序。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敦序的简化形为“顿序”,由于笔画的变化,繁体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稍有不同。例如,繁体字”頓“的首字部分为”頁“,而简体字“顿”的首字部分为“页”。以下是敦序的例句:我们必须敦序排队,以免造成混乱。组词中可以有“整顿秩序”、“规范次序”。敦序的近义词包括“整齐有序”、“井然有序”,反义词则相对应地是“混乱”、“无序”。希望这次回答符合您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