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急的意思、峻急的详细解释
峻急的解释
(1).严酷;严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时 吴 政峻急,莫敢宣也。” 宋 苏辙 《乞放市易欠钱状》:“ 元丰 中,朝廷催理欠负极为峻急。”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苏报》被封后,余与 ********* 继创《国民日日报》以善其败。但论调之舒缓,即远较《苏报》之峻急有差。”
(2).严正急躁。《北史·阳休之传》:“少年颇以峻急为累,晚节以通美见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贤孝》:“ 杭州 有 郑万户 者,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 清 唐甄 《潜书·悦入》:“予, 蜀 人也,生质如其山川,峻急不能容,而恒多忧恚。”
(3).湍急。 唐 柳宗元 《愚溪诗序》:“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宋 苏轼 《进单锷吴中水利书》:“尝观《考工记》:‘善沟者水囓之,善防者水淫之。’盖谓上水湍流峻急,则自然下水泥沙囓去矣。” 路翎 《王兴发夫妇》:“那边,下面是一道细小的,峻急的溪流。”
词语分解
- 峻的解释 峻 ù 山高而陡:高峻。险峻。峻峭。峻拔。 高大:峻德。峻节。 严厉苛刻:峻刻。峻厉。严峻。严刑峻法。 笔画数:; 部首:山; 笔顺编号:
- 急的解释 急 í 焦燥:急燥。着急。焦急。 气恼,发怒:急眼。 使着急:这件事真急人。 匆促: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迅速,又快又猛: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暴雨。 迫切,要紧:急切。急诊。
专业解析
峻急,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均带有“急促、猛烈”的意象:
-
指水流湍急凶猛:
- 此为本义,形容江河溪流等水势迅猛、流速极快,常带有险峻不可阻挡之势。
- 例证与引用: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其水峻急奔暴。” (此处指长江三峡段水流迅猛)
- 《宋书·谢灵运传》:“引修隄之逶迤,吐泉流之浩溔,山磴下而回深,林澗峻而奔激。” (形容涧水奔流湍急)
-
指性情严厉急躁:
- 此为引申义,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脾气或处事方式严厉苛刻、急躁易怒,缺乏耐心和宽容。
- 例证与引用:
- 《晋书·傅玄传》:“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描述傅玄性格严厉急躁,连夜晚都急于弹劾)
- 唐韩愈《答陈商书》:“齐王好竽,有求仕于齐者,操瑟而往,立王之门,三年不得入。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轩辕氏之律吕。’客骂之曰:‘王好竽而子鼓瑟,瑟虽工,如王不好何?’是所谓工于瑟而不工于求齐也。今举进士于此世,求禄利行道于此世,而为文必使一世人不好,得无与操瑟立齐门者比欤?文虽工不利于求,求不得则怒且怨,不知君子必尔为不也。故区区之心,每有来访者,皆有意于不肖者也。略不辞让,遂尽言之,惟吾子谅察。愈白。” (文中虽未直接出现“峻急”,但韩愈借此典故批评陈商求进方式不当可能导致的急躁怨怼,体现了对“峻急”处事态度的否定。后世常以此文说明待人接物不宜峻急。)
“峻急”一词的核心在于“急”与“峻”,无论是形容自然水势还是人的性情,都强调了一种强烈、急促、不容缓和甚至带有压迫感的特质。其地理本义(水势湍急)是其具体表现,而人性引申义(性情严厉急躁)则是其抽象化的情感与行为特征。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峻急”的词义(水流湍急;性情严厉急躁)有明确收录和解释,并引用了古代文献例证。 [可参考权威词典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的相关在线资源或纸质版]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作为规范现代汉语的权威工具书,其对“峻急”的释义简洁准确,通常包含“水流急”和“性情严厉急躁”两个义项。 [商务印书馆官网或权威词典App]
- 古代文献原著:
- 郦道元《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版本)
- 《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韩愈《韩昌黎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版本)
- 国学经典数据库(如国学大师网): 提供可靠的古籍电子文本,便于查询原始出处和上下文。 国学大师 - 古籍在线阅读
网络扩展解释
“峻急”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解释:
一、自然属性:水流湍急
指水流速度快、地势陡峭形成的急流。例如唐代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描述“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即用此意。宋代苏轼也引用《考工记》说明水流湍急对泥沙的影响。
二、性格特征:性情严厉急躁
形容人性格刚烈、缺乏耐心。如《北史》提到阳休之“少年颇以峻急为累”,清代唐甄在《潜书》中以“峻急不能容”自述性格缺陷。明代陶宗仪《辍耕录》中“郑万户天性峻急”也属此类用法。
三、社会与政治:严酷、严厉
多用于描述政策、法令或局势的严峻。例如晋代《搜神记》记载“吴政峻急”,宋代苏辙提及朝廷催债“极为峻急”。近现代章士钊对比《苏报》与《国民日日报》时,也以“论调之舒缓”反衬“峻急”。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峻急”引申为局势紧迫,强调需迅速应对的紧急状态。此用法可视为语境扩展,但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表甥不伐步犁逋囚采斵蚕候成梁池舘从俗就简大成黛叶等身著作颠簸豆刍逗哏皋兰告送格物大舘挂一鈎子果饕毂阳和酬花妖子鼲貂昏上活动分子沪指奬拔胶盭金甖寂然无声九尾狐汲援堪达罕魁累劳燕联合连謇泠支庐山会议毛牦描写牧守纳闷儿凝固点秾秀漰泙飘萧平壹浦口青死事急无君子事无大小殊途同归通关手慰解五野闲拉谈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