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ve one’s mind made up;be determined] 拿定主意
决意游天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亦作“决意”。1.决计;拿定主意。《后汉书·申屠刚传》:“将军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乐德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我心决意吞併 赵氏 ,再有苦諫的,定行斩首。”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 準噶尔 自 光显寺 之败,决意请和。” 丁玲 《韦护》第一章:“于是他迟疑了一会,便决意留下了。”
(2).决定的意向;拿定的主张。 唐 唐彦谦 《汉嗣》诗:“ 汉 嗣安危繫数君, 高皇 决意势难分。”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第一场:“ 伯荪 的消息传来之后,我早已有了决意了。”
(3).犹绝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高宗 ﹞能决意於 太公 、 吕后 ,而不能决意於 戚夫人 。”
“决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下定决心、做出不可动摇的决定,通常带有坚定、果断的意味。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语 | 侧重点 | 例句 |
---|---|---|
决心 | 心理状态的坚定 | 他有决心完成这项任务。 |
决计 | 强调最终决定(口语) | 我决计不再拖延了。 |
立意 | 侧重创作或目标设定 | 这篇文章立意新颖。 |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例句。
决意(jué y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决”和“意”两个字组成。
部首:冫(“决”字的部首为冫),表示与冷、冻相关的意义。
笔画:决字的总笔画数为8。
来源:决字最早是从“彳”和“帚”的结构演变而来的。其本义指用帚把土平整,引申为抉择、决断的意思。
繁体写法:汉字转化为繁体字时,可以写作「決意」。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决字的部分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例如在篆刻时期,决字的形状较为简化,只有5个笔画。
例句:他下定决意,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组词:果断决意、决意交行、坚定决意、毅然决意、决意再决。
近义词:决断、决策、决绝。
反义词:迟疑、犹豫、踌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