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赪桐的意思、赪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赪桐的解释

落叶灌木。叶大花艳,色红如火,可供观赏。又名贞桐花、百日红、状元红。 宋 陆游 《思政堂东轩偶题》诗:“唤起十年 闽 岭梦,赬桐花畔见红蕉。”自注:“赬桐, 嘉州 谓之百日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海桐》﹝集解﹞引 陈翥 《桐谱》:“赬桐,身青,叶圆大而长。高三四尺,便有花成朶而繁,红色如火,为夏秋荣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赪桐(chēng tóng)是汉语中对马鞭草科大青属常绿灌木的专称,其名称源自叶片与桐树的形态相似性及花萼的赤红色特征。该词最早见于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书中记载“赪桐,叶如桐,花赪色,俗呼贞桐花”。

植物学特征:

  1. 形态:株高1-4米,叶片宽卵圆形,边缘具锯齿,表面深绿色,背面密布黄色腺点。顶生圆锥花序,花冠鲜红色,筒状,萼片深红色,呈灯笼状包裹花冠。
  2.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东南亚地区,常见于疏林、溪边等湿润环境。

文化意涵: 古籍《南越笔记》称其“花红艳,秋时开放,耐久不落”,因花色炽烈且花期长,常被赋予吉祥寓意,民间别名“状元红”。闽台地区传统庭院常种植以添喜庆氛围。

药用价值: 其根、叶可入药,据《中华本草》记载,性味苦寒,具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效,外用可治跌打损伤及痈肿疮毒。

网络扩展解释

赪桐(读音:chēng tóng)是一种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名称与形态特征、文化寓意密切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名称由来与别名

二、形态特征与分布

三、药用价值

  1. 根:祛风利湿、散瘀消肿,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2. 叶:解毒排脓,外敷可治疔疮疖肿()。
  3. 化学成分:含苯丙类苷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四、文化与历史

五、综合价值

赪桐兼具观赏与药用功能,其红花绿叶适合庭院栽培,根叶入药则体现了传统医学的智慧。如需进一步了解分布或药方细节,可查阅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白汤保镳采头朝聘车幔城域陈平分肉尘鞅痴獃淳钩贉池道儿彫服犊鼻笃疴躲煞读诵風波海风占孚号辅送改历改姓易代甘肴贡服骨突犀海枣候物黄瓜菜黄缯花营蝴蝶火镰僭立郊祀解衣盘磅计教积祖捐资醵醵巨量孔桥联飞鸾和马市弥竟明莹嫩蘂派力司品头题足匹双泣不可仰诠敍仁至义尽擅彊生辰纲水悍思短提倡鲜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