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息兵。 明 李东阳 《定兴王墓瑞芝诗序》:“今公遭世重熙,坐镇閫幄,戢武不用。”
(2).阁名。 唐 《段志元碑》:“上又追怀功烈,乃詔司存图形於 戢武阁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唐人杂记上》:“《金石録》云:‘唐《河间元王孝恭碑》, 唐 初功臣,皆云图形 凌烟阁 ,而此碑乃作 戢武阁 , 戢武 之名,不见於他书,惟当时石刻有之,岂 凌烟 先名 戢武 而后改之也?’又《段志玄碑》亦云:‘图形 戢武阁 。二碑皆当时所立,不应差误。’”
“戢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释义
读音为jí wǔ,核心含义为息兵(停止战争或军事行动)。例如明代李东阳在《定兴王墓瑞芝诗序》中提到:“今公遭世重熙,坐镇閫幄,戢武不用”,此处即指和平时期停止用兵。
引申含义
除“停止武力”外,历史上也指特定建筑名称。如唐代《段志元碑》记载,皇帝为纪念功臣,曾下令将其形象绘于“戢武阁”中,此处“戢武”为阁名,可能与纪念战功或宣扬和平理念相关。
语境应用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献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对古代军事策略或和平思想的描述。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李东阳集》或唐代碑刻研究资料。
安哉辨护憋支支丑事外扬春牛图出息戴大帽子带局倒箱地震区东行不见西行利封禅书奋势负蠜刚敏甘棠沟塍轨书锅铲聒絮骨拾皇介黄漂漂互保魂断溷扰狐书加损赍奉金刚金兔鶌鸼看长箜簧刳刀良师益友练子嘴灵域溜搭瞒天谎媚好闷逼盘货劈叉勤笃奇趣三人为众生地壁画圣国神助殊尊四击头孙谢汀渚黈纩托天亡徒帷幕不修五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