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糲米的意思、糲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糲米的解释

糙米。《韩诗外传》卷二:“ 曾子 褐衣緼绪,未尝完也;糲米之食,未尝饱也。”《新唐书·高适传》:“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相娱乐, 浑 陇 武士饭糲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糲米,汉语词汇,读音为lì mǐ,指糙米,即未经过精细加工、仅去除稻壳的米粒。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米的粗糙、未精制的特性。

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字义解析:

    • 糲 (lì):本义指糙米、粗米。《说文解字·米部》:“糲,粟重一秬,为十六斗大半斗,舂为米一斛曰糲。” 意指未精细舂捣的米。引申为粗糙、粗劣。
    • 米 (mǐ):指去壳后的谷物籽实,特指稻米。
    • 因此,“糲米”二字结合,直接点明其本质:粗糙的、未精制的米。
  2. 详细释义:

    • 糙米:与“精米”相对。指稻谷仅脱去外层谷壳(稃壳),保留了米糠层(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和胚芽部分的米。其外观颜色较深(常呈浅棕色或淡黄色),质地较硬,表面粗糙。
    • 粗劣的米:在古代文献中,“糲米”常与“粱肉”(精美的饭食)相对,指代粗糙、低劣的食物,是普通百姓或贫困者的主食。例如《史记·刺客列传》载聂政事迹:“(聂政)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言曰:‘……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驩,岂敢以有求邪!’”这里的“粗粝”即指粗糙的食物,包括糲米。
    • 泛指粗食:有时也泛指简单、粗劣的饭食。
  3. 文化内涵:

    • 生活境况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中,“食糲米”或“啜糲”常用来形容生活的清贫、简朴或困苦。
    • 节俭的体现:食用糲米也被视为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
    • 营养价值:现代营养学角度看,糲米(糙米)因保留了米糠层和胚芽,其膳食纤维、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镁、钾)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远高于精白米,营养价值更高。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糲米”指未经精磨的糙米,其含义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1. 字义解析
    “糲”由“米”和“厲”构成,“厲”表粗糙之意,合指未精细加工的米。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史记·刺客列传》提到“糲粢之食”,形容粗劣的饮食。

  2. 具体特征

    • 加工程度低:仅脱去稻壳,保留米糠层和胚芽,质地较硬,颜色偏黄或褐色。
    • 口感与营养:纤维含量高,口感粗糙,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比精米更丰富。
  3. 历史与文化关联
    古代因加工技术限制,糲米是平民主要口粮,常与“粗粝”“糙食”等词并用,象征清贫生活。例如《汉书》中“食糲粝”描述简朴饮食。

  4. 现代应用
    因健康饮食观念普及,糲米(糙米)重新被重视,常用于低GI饮食或减肥食谱,需浸泡后烹煮以改善口感。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粮食分类或具体文献用例,可查阅《说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悲歌筚路褴褛弛荡驰檄弛驭酬纳春骝村步达耻黨員殚弱倒盭荻苗定心丸忿不顾身疯疯癫癫風浮烽火相连抚己杆拨挂斗贯系闺禁过午不食酣然入梦河豕忽眨降封基金会锦绘酒礼记注距度星蹶撒钧旨控遏空妙灵武之役蛮獠年轮泥汙辟陋破陷谯鼓奇锋秦女楚珠求竭肉胞眼赏得拾芥衰草霜情水螅体貌徒父外婆完签现化仙卉小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