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糲米的意思、糲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糲米的解釋

糙米。《韓詩外傳》卷二:“ 曾子 褐衣緼緒,未嘗完也;糲米之食,未嘗飽也。”《新唐書·高適傳》:“監軍諸将不恤軍務,以倡優蒲簺相娛樂, 渾 隴 武士飯糲米日不厭,而責死戰,其敗固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糲米,漢語詞彙,讀音為lì mǐ,指糙米,即未經過精細加工、僅去除稻殼的米粒。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米的粗糙、未精制的特性。

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字義解析:

    • 糲 (lì):本義指糙米、粗米。《說文解字·米部》:“糲,粟重一秬,為十六鬥大半鬥,舂為米一斛曰糲。” 意指未精細舂搗的米。引申為粗糙、粗劣。
    • 米 (mǐ):指去殼後的谷物籽實,特指稻米。
    • 因此,“糲米”二字結合,直接點明其本質:粗糙的、未精制的米。
  2. 詳細釋義:

    • 糙米:與“精米”相對。指稻谷僅脫去外層谷殼(稃殼),保留了米糠層(包括果皮、種皮、糊粉層)和胚芽部分的米。其外觀顔色較深(常呈淺棕色或淡黃色),質地較硬,表面粗糙。
    • 粗劣的米:在古代文獻中,“糲米”常與“粱肉”(精美的飯食)相對,指代粗糙、低劣的食物,是普通百姓或貧困者的主食。例如《史記·刺客列傳》載聶政事迹:“(聶政)家貧,客遊以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養親。親供養備,不敢當仲子之賜。嚴仲子辟人,因為聶政言曰:‘……聞足下義甚高,故進百金者,将用為大人粗粝之費,得以交足下之驩,豈敢以有求邪!’”這裡的“粗粝”即指粗糙的食物,包括糲米。
    • 泛指粗食:有時也泛指簡單、粗劣的飯食。
  3. 文化内涵:

    • 生活境況的象征:在古代文學中,“食糲米”或“啜糲”常用來形容生活的清貧、簡樸或困苦。
    • 節儉的體現:食用糲米也被視為一種節儉的生活方式。
    • 營養價值:現代營養學角度看,糲米(糙米)因保留了米糠層和胚芽,其膳食纖維、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礦物質(如鎂、鉀)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遠高于精白米,營養價值更高。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糲米”指未經精磨的糙米,其含義和特點可歸納如下:

  1. 字義解析
    “糲”由“米”和“厲”構成,“厲”表粗糙之意,合指未精細加工的米。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史記·刺客列傳》提到“糲粢之食”,形容粗劣的飲食。

  2. 具體特征

    • 加工程度低:僅脫去稻殼,保留米糠層和胚芽,質地較硬,顔色偏黃或褐色。
    • 口感與營養:纖維含量高,口感粗糙,但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比精米更豐富。
  3. 曆史與文化關聯
    古代因加工技術限制,糲米是平民主要口糧,常與“粗粝”“糙食”等詞并用,象征清貧生活。例如《漢書》中“食糲粝”描述簡樸飲食。

  4. 現代應用
    因健康飲食觀念普及,糲米(糙米)重新被重視,常用于低GI飲食或減肥食譜,需浸泡後烹煮以改善口感。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糧食分類或具體文獻用例,可查閱《說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編餘标準時碧芙蓉庳矢插關兒柴桑倫産權沖阸擋調蝶化杜酒繁絃急管閤長公務員寒乞漢姓紅頭籤諱讦籍産進艸寄書鴈絶壑俊兄铠曹空柯孔廟恐詟昆山調括蒌牢固類帖遼右離橫六本禮遇茅室土階沒眼斤廟殿溟誅瞧扁峤嶽擒縱窮乏乞養區隅賞罸分審世态人情疏闇熟思松柏之塞鐵礬土透洩吐翠晚麥偉識香山顯花植物閑素銷流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