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连霄的意思、连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连霄的解释

连天;满天。 宋 苏辙 《舜泉复发》诗:“连霄暑雨源初接,发地春雷夜有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连天地叫杀不住,齐吹画角,愁云蔽日,杀气连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连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án xiāo,其核心含义为“连天;满天”,常用于形容某种景象或气势的广阔、盛大。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天空或某种事物连续不断、遍布天际的状态,强调空间或时间上的延展性。例如:

    • 宋代苏辙《舜泉复发》诗:“连霄暑雨源初接,发地春雷夜有声。”(描绘连绵的雨水与雷声)
    •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愁云蔽日,杀气连霄。”(形容肃杀之气弥漫天际)
  2. 扩展用法
    在文学作品中,常与自然现象或宏大场景结合,增强画面感:

    •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通过“连霄汉”凸显建筑高耸入云。
    • “胸中兵甲连霄汉”(),比喻胸襟广阔、志向高远。

应用场景


补充说明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详细用法,可参考上述来源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连霄》的意思

《连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一片连绵的云霞。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辶”和“雨”,并且拥有15个笔画。

《连霄》的来源

《连霄》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于晋代文学家陆机的《赋与孟云卿》中。陆机用“连霄”来形容孟云卿的容貌美丽如云霞。后来,这个词语逐渐被广泛应用,成为表达景色美丽的形容词。

《连霄》的繁体

《连霄》的繁体字为「連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例如,汉字“辶”在古代常常写为“冫”,而汉字“雨”则常常写为“雨子”。所以,《连霄》在古代写作「冫雨子」。

《连霄》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连霄》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辶”和“雨”。其中,“辶”是来自于“辵”部,意为“行走”的意思,而“雨”则是来自于“雨”部,表示“天空中下落的水珠”。

总共有15个笔画,其中“辶”部有3个笔画,“雨”部有12个笔画。

《连霄》的例句

1. 这幅山水画,山脉连霄,云霞缭绕,美不胜收。

2. 在金秋的傍晚,天空中弥漫着一片片连霄,色彩绚丽夺目。

组词

连绵、云霞、天空、山脉、雨露

近义词

彩霞、云彩

反义词

晴空、明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