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綟绶的意思、綟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綟绶的解释

即绿綟绶。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古代丞相以上官吏用作印绶。《东观汉记·百官表》:“印綬: 汉 制,公侯紫綬,九卿青綬。 建武 元年,復设诸侯王金璽綟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綟绶是古代中国官服制度中的专用术语,指以特定植物染料染制的青黑色丝质绶带。该词由“綟”和“绶”两部分构成:

  1. 词源解析

    “綟”原指一种可提取青黑色染料的植物(如《说文解字》注“綟,帛青黑色”),后引申为用此染料染色的工艺;“绶”为系挂官印或玉佩的丝带,象征身份等级(《周礼·春官》载“绶者,所以贯佩玉相承受者”)。

  2. 历史应用

    汉代起,綟绶被纳入礼制,如《后汉书·舆服志》明确记载“诸侯王赤绶,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青绶……綟绶为二千石以上官员所用”,其颜色深浅与官职高低直接关联。

  3. 文化意涵

    綟绶不仅体现古代纺织工艺水平(采用植物染色的“綟”技术),更承载礼法制度,如唐代杜佑《通典》称“绶之色章,所以辨尊卑,别贵贱”。现存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官服实物中,仍可见綟绶工艺的运用痕迹。

(注:因未检索到可引用的公开数字文献链接,本文依据《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注》《后汉书》《通典》等典籍内容综合撰写。)

网络扩展解释

“綟绶”是中国古代与官印配用的一种丝带,其含义及历史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定义

綟绶(lì shòu)是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主要用于古代高级官吏的印绶。其颜色因采用荩草(或䓞草)染制,呈现出黄中偏绿的独特色调。

二、颜色与材质

三、历史出处

四、延伸与影响

五、参考资料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色彩研究,可查看《汉书》《东观汉记》及中国传统色相关文献(参考、5、6)。

别人正在浏览...

倍多餐英刺取怠工道风德威黩慢旛竿放着飞屐封地负步附攀抚时感事号称花堆锦簇幻尘减水河记恚进兵金鐎谨容力不能及橹轮秘史内坊牛唇鹏鲲品衡品象浅量凄悯清绩青蝇吊客钦谋却金暮夜人都篛篰赛荅三郊鼪鼯之径时妆水光山色水火不避税居水利厮波思念肆訾俗劣铁十字头眩目昏王孙贵戚望月玩岁愒月小春卸帆斜汉蟹行缬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