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头眩目昏的意思、头眩目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头眩目昏的解释

同“ 头昏眼花 ”。 明 袁宏道 《与曹以新王百穀书》:“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遂不能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头眩目昏是由“头眩”与“目昏”两个症状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形容头部眩晕、眼前昏花的身体不适状态。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词义解析

  1. 头眩

    指头部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的眩晕感。《汉语大词典》解释“眩”为“眼花,看不清楚;迷惑”,引申为头晕[1]。中医认为多由气血亏虚、肝阳上亢或痰浊内阻导致清窍失养所致[3]。

  2. 目昏

    指视力模糊、视物不清的症状。《现代汉语词典》将“昏”释为“模糊;昏暗”[2],常见于用眼过度、肝肾不足或年老体衰者。

合成词义:形容同时出现头晕眼花、神志不清或身体失衡的综合症状,常见于疲劳、疾病或体质虚弱时。


二、典型表现与成因


三、文学与生活用例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李经纬 等. 《中医大辞典》.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头眩目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óu xuàn mù hūn,其含义与“头昏眼花”相近,指头脑昏晕、眼睛发花的症状,常用来形容身体或精神状态的极度不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出处

  1. 释义
    该成语描述一种身体感受,表现为头部眩晕、视线模糊,可能伴随恶心或虚弱感。例如,明代袁宏道在《锦帆集·尺牍》中写道:“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逐不能起。”

  2. 结构特点

    • 由“头眩”和“目昏”两个并列短语组成,强调头部与视觉的双重不适。
    • 属于中性成语,古代汉语中较常见,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二、用法与近义词

  1. 语法功能
    多作谓语或状语,如:“他因熬夜工作,感到头眩目昏。”

  2. 近义词

    • 头昏眼花:含义完全相同,可替换使用。
    • 目眩头昏:词序调换,但意义一致。

三、相关医学解释(扩展补充)

虽然“头眩目昏”本身是文学化描述,但现代医学中类似症状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仅供参考):

  1. 耳石症:内耳平衡系统异常,导致短暂剧烈眩晕。
  2. 脑供血不足: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引发脑血管问题。
  3. 前庭神经炎:病毒感染影响前庭神经功能。
  4. 低血压或贫血: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头晕、视物模糊。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背景,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案堵把鼻保护伞褊逼别论冰舞补伏藏巧于拙残热怅怀承业处罚村笠淡而无味颠倒阴阳地表火盹睡分枝扶翊购买光晃晃海槎好恶不同合兵荷感红线厚地昏钞交牒胶姆糖惊险禁火日紧急关头扃钥积涨钧枢开墒口给快活汤贸利迷溜没乱明旌沐骨朋侪捧角轻骤綦溪去痛热熬翻饼入团石硪天霄蹄涔停薪围点打援误付洪乔无朋勿忘我小令奚冈